苦楝皮是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或根皮,属于驱虫类中药,含川楝素等活性成分,传统用于肠道寄生虫病及外用治疗皮肤问题。其毒性较强,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避免自行滥用。 一、来源与性状 苦楝皮主产于中国南方,以树皮或根皮入药。表面灰棕色至红褐色,断面纤维性强,味苦。有效成分包括川楝素、萜类化合物等,具...
1、正品 苦楝皮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或楝Melia azedarach L. 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和点状灰棕色皮孔...
药理作用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剥去外层棕色粗皮的内白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驱蛔作用。早年即证明,苦楝皮的酒精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特别对其头部具有麻痹作用,自提得其有效成分苦楝素后,作用远较酒精提取物为强,与山道年相比,则缓慢而持久。对其作用...
1. 驱虫:苦楝皮的核心功效源于其含有的川楝素等活性成分,能麻痹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的神经系统,促使虫体排出体外。临床多通过煎汤或制成丸剂口服,针对儿童蛔虫症疗效显著,常与使君子、槟榔等配伍使用。 2. 止痒抗炎:苦楝皮煎煮液外敷可缓解湿疹、疥疮等皮肤问题引发的瘙痒,其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炎症...
苦楝皮 适应症苦楝皮具有杀虫、疗癣的功效。可主治疥癣、湿疮、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痢疾等。 苦楝皮,中药名。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本品呈不规则板片状、槽状或半卷筒状,长宽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纵皱纹和点状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黄色;内表面类白色或淡...
中药百草园苦楝皮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或的干燥树皮或根皮。别名川楝皮。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秋二季剥取,晒干。生用。【处方用名】苦楝皮【药性】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功效】杀虫,疗癣。【临床应用】1.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病本品为作用较强的广谱驱虫药,可用于...
苦楝皮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收敛止泻、清热解毒等功效和作用。 1.清热燥湿 苦楝皮性寒,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邪气,适用于湿热引起的皮肤瘙痒、湿疹等症。 2.杀虫止痒 苦楝皮含有的苦楝素等成分具有杀虫止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疥疮、头虱等寄生虫引起的皮肤问题。
苦楝皮-楝1 苦楝皮-楝2 苦楝皮-楝3 苦楝皮-药材苦楝皮1 苦楝皮-药材苦楝皮2 【来源】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或楝 Melia azedarach L. 的干燥树皮和根皮。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切丝。本品气微,味苦。以皮厚、无...
苦楝皮 【出处】参见川楝子条。 【拼音名】Kǔ Liàn Pí 【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苦楝树白皮、东行楝根白皮、楝皮、楝根皮、楝根木皮、苦楝树皮、苦楝根皮。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树皮及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a azedarach L.2.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苦楝皮 苦楝皮用于杀虫,疗癣。 本品为楝科乔木植物楝树 Melia azedarach L. 和川楝树 M. toosendan Sieb. et Zucc. 的根皮或树皮。前者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后者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四时可采,但以春、秋两季为宜。剥取根皮或干皮,刮去栓皮,洗净。鲜用或切片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