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撰 自勉联【注释】(1)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是越王勾践。这句话出自清代蒲松龄的一幅对联,上联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意思: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有苦心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
全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 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引用了史上非常著名的两个典故和典故之后的对应结果,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国。蒲松龄以此联...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古语,字面意思充满了坚韧与决心。其中,“苦心人天不负”表达了只要有恒心与毅力,上天终不会辜负其努力的意思。“卧薪尝胆”则是一个具体的行为描述,象征着忍辱负重、不忘初心的精神。“三千越甲可吞吴”则...
三千越甲可吞吴完整内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蒲松龄的自勉联,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都归楚所有;苦励心志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
这是蒲松龄对联:上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勾践完成的这一举世无双的丰功伟业,就叫做“吞吴”。人们把勾践的成功称为“吞吴”。这一个“吞”字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勾践所取得的成功的侥幸与不可思议。当我们比喻人心不足时,往往用“蛇吞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后所撰自勉联,其中下联用的就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越国与吴国战争大败,勾践入吴为奴,两年(一说三年)后回到越国,励精图治,时刻不忘复仇。这时,吴国的内政发生了有利于越国的变化...
三千越甲可吞吴:就是说越国本已亡国,但还是灭了吴国大抵就是说皇天不负苦心人,只要意念坚定,厚积薄发,终会成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秦军消灭六国, 独吞天下, 军力之强大可想而知.但项羽自幼立志复国(楚), 甚至希望取秦而代之. 他召集了以前楚国的遗民(江东父老)而组成军队, 几经转折, 最后...
1. 这句话的含义是,真正有决心的人,最终会得到上天的回报。就像越王勾践那样,忍受着极度的困苦,最终用仅有的三千士兵,成功吞并了吴国。2. 这句话出自蒲松龄的对联,原文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陆宽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3. 翻译成现代...
1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全诗翻译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翻译: 有志的人,事情终竟能做成,像项羽一样,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于属楚国。 苦心的人,上天不违背他的意愿,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以三千披甲的越兵消灭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