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之中,一座始建于清朝末年的城堡式建筑——陶氏老房子屹立了120余年。老房子四角碉楼用巨石雕堆砌而成,整个城堡只有一道大门进出。房屋为木质结构,正厅大门、两面厢房均是三开六扇,雕刻着三国人物、历代谋臣武将、花鸟虫鱼等图案。通过修旧如旧、修新如旧,修缮后的一砖一瓦、一物一景,诗意般的画面让人...
晚餐在侗鼓表演场西边的一家农家饭店吃苗家的长桌宴。所谓长桌宴,就是在摆成一排的长桌子上吃喝。与在圆桌或方桌进餐相比,长桌是其特色。侗族的千百年来,它是苗族人宴席中最高的形式和隆重仪式。一般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和村寨联谊宴会。左为主座,右为客座。客人相对,敬酒劝饮,对酒高歌。好几个苗族姑...
苗家村寨展新颜 乡村振兴“好风光” 我县是少数民族待遇县,常年居住着2.7万苗族同胞。近年来,我县以“苗文化”为重点,着力打造特色村寨,为振兴苗乡注入新活力。今天就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观斗苗族乡白仁村感受独具特色的苗乡风情。 观斗苗族乡白仁村距县城90公里,与云南威信县罗布镇为邻,2020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
如今,群建村修起了座座小楼,群众住进新家,开始了新的生活,优美的自然风光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 东风湖畔好风光 村寨乘船而下两公里就是乌江南源与北源的交汇处,群建村两旁的悬崖峭壁上的大鹏展翅、岩关刀洞的栈道与化屋村笋子岩,组成了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 沿路湖水清澈澄深,倒影沉碧,宁静秀丽...
贵州苗族村寨的芦笙,既是苗家歌舞的灵魂,也是苗族文化的象征 嘿,今天给大家讲个超酷的民族文化故事!想象一下,在贵州大山深处,有群会"唱跳俱乐部"的苗族小能手,他们的必备道具就是这玩意儿——芦笙!说真的,芦笙就是苗族文化的活字典,比百科全书还牛!这玩意儿不仅仅是乐器,更是人生导师。从小娃娃到白发...
今年以来,昭通市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半河村垕房以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契机,齐心协力打造以“美丽乡村”为颜值担当、以“有机农产品”为产业支撑、以“文明新风”为内涵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日前,记者来到垕房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点,浓郁苗族风情的...
罗平:苗家村寨棠梨凹 绽放团结致富花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代诗人王维的《画》在书中或者其它地方才能欣赏和体会,如今在金花银瀑美丽的罗平,苗家村寨棠梨凹就是一幅耀眼夺目的“画”!这不,棠梨凹村荣获“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就是最好的例证。进入棠梨凹村...
南刀村,据说又名南林村,是黔东南台江县排羊乡的一个古朴而原生态的苗家乡村,寨子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一条小河穿寨而过,风景优美,民风淳朴。 在网络上搜寻了很久,却一直没能找到这南刀的介绍,可见这里确实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原生态的地方。南刀分成上、下两寨,座落于同一条山冲里,只隔着半壁山坡的间距。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
确保安全饮水有保障。走出大山,向阿婆的笑声,李大爷的挥手成为一道动人风景,镌刻在记者的脑海深处。水是生命之源。苗家村寨的幸福清泉,折射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务实行动,正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生命之源方在大山深处有声流淌,生生不息。(通讯员 瞿云)栗树盖组的供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