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该诗的大意是: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
定风波/定风波·三月七日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8-03赞 回复@陈丽婵_佛山 表情0/300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我最喜欢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虽然只是苏轼在野外碰到风雨后所写的一首词,但从这首词中,我能感到苏轼不一般的人生追求,他有超脱世俗的旷达,这种旷达是很多诗人无法比拟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词讲的是我们不要注意那个雨声...
从《定风波middot;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人生态度以和对我们启示 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生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写作背景;苏轼的人生态度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课文介绍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第二单元第六课,同单元的课文...
苏轼11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7-10-31 13:16:3037:0259.6万 所属专辑:康震解读《唐宋八大家》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秦风苍夜 006
苏轼风波生平middot经历人生 ①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说明他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此外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迪?②首先我们来对这个题目做一下解读,既然他提及苏轼的生平经历,那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苏轼的一生。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结合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谈谈你对苏轼词风的认识。《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