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12.表达了对与参寥子在杭州交游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及对二人友情的珍惜;(2分)表达了离别之际对参寥子的劝慰和自我宽慰之情;(2分)还表达了自己归隐超脱的志向。(2分)赏析:词的上片起势不凡,以钱塘江喻人世的聚散离合,充分表现了词人的豪情。首二句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涨一落,但一说“有情”,...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宋代: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
「寄参寥子,时在巽亭」: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寄参寥子」。又《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谓本篇石刻后,东坡自题云:「元祐六年三月六日。」 参寥子:龙榆生笺引《东坡诗集》施注:「僧道潜字参寥,于潜人。能文章,尤喜为诗,尝有句云:『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 白首忘机。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 、 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注】①参寥子:即...
这首《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苏轼所推崇,与苏轼过从甚密,结为莫逆之交。苏轼贬谪黄州时,参寥不远千里赶去,追随他数年。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
注:①参寥子:即作者友人诗僧道潜,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之。②谢公:指东晋重臣谢安,他渴望造大船以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其甥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谢安,恸哭而去。(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在这首词中,苏轼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的开头通过“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描绘了风和潮水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情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接着,他通过询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的斜晖,引出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