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绿色印刷实验室宋延林/苏萌团队开展了可控印刷多维度、多功能微纳传感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Adv. Mater., 2018, 30, 1703963;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4234; Adv. Mater., 2020, 32, 1907280; ACS N...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科院化学所的博士研究生谢红飞,共同第一作者是陈思思,通讯作者是苏萌研究员和宋延林研究员。首先,通过模板辅助印刷技术,研究团队成功制备了尺寸均匀且结晶一致的MAPbBr3阵列,该阵列是以具有墙形空腔结构的PDMS模板为基础印刷而成的。随后,他们采用简便的刮涂方法,将MAPbI3前驱体溶液限制在具有矩...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苏萌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模板辅助连续印刷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多材料组成且形貌均匀可控的钙钛矿异质结构阵列。得益于异质区域的精确定位和均匀结晶,钙钛矿异质结构可对不同波长的光表现出稳定的差异化光电响应特性。结合灵活的电极设计,不仅在单个钙钛矿异质结构单元上成功实现了“与”...
然而,柔性钙钛矿薄膜在制备和弯曲循环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产生晶界裂纹,引起串联电阻增加和载流子泄漏,使得器件性能严重衰退。鉴于此,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研究员、苏萌副研究员和南昌大学胡笑添研究员合作报道了一种体温响应型(~37 ℃)形状...
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苏萌JACS:印刷异质微纳光学结构用于蛋白标志物高通量定量检测 论文信息 第一作者:潘项羽、张泽英 通讯作者:宋延林、苏萌、张泽英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论文DOI: 10.1021/jacs.4c04460 全文速览 先进的体外诊断技术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作者设计了一种基于...
最近,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研究员和苏萌研究员研究团队将一维纳米结构的光学信号放大作用与毛细力驱动的颗粒预富集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快速超灵敏的生物检测芯片。不仅能够用于可视化地分析细菌的生理环境、活性、繁殖等状态,而且还可以连续监测水、血清、尿液以及蔬菜等样本中细菌,为许多临床和环境应用中的微生物病原体即时检...
在这个研究工作中,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和苏萌通过模板诱导的液滴操控纳米印刷和纳米粒子自组装相结合的策略,在三维曲面上实现了曲面印刷微纳光子器件。他们阐明了纳米粒子在弯曲液体介质中组装的调控机制以及曲面光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一种简便制备微米精度柔性印刷模板的通用方法。通过格子玻尔兹曼模型(LBM)进行的理论...
【Matter: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苏萌团队实现无标记、可视化单纳米颗粒检测】#小柯机器人# #小柯化学# 2022年4月19日,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研究员、苏萌副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石磊教授等合作在Matter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elf-assembled 1D nanostructures for direct nanoscale detection and biosensing”的新研究。论文传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绿色印刷实验室宋延林/苏萌团队开展了可控印刷多维度、多功能微纳传感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Adv. Mater., 2018, 30, 1703963;Angew. Ch...
在这个研究工作中,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和苏萌通过模板诱导的液滴操控纳米印刷和纳米粒子自组装相结合的策略,在三维曲面上实现了曲面印刷微纳光子器件。他们阐明了纳米粒子在弯曲液体介质中组装的调控机制以及曲面光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一种简便制备微米精度柔性印刷模板的通用方法。通过格子玻尔兹曼模型(LBM)进行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