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文化既是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船政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第一次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尝试,也是中国学校以西方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学生的...
船政是晚清时期清政府为推进现代化海防与航运体系而设立的综合性管理机构,主要承担船舶制造、维护、航海教育及海防策略等职能。这一机构在洋务运动背景下诞生,对中国近代工业、军事及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背景与设立目的 船政创立于1866年,正值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的关键时期。第二次鸦...
12-02关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5年度社教活动’服务项目”招标的结果公示 11-27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5年度社教活动服务项目”询价公告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简介:1866年,一个叫船政的新兴机构在闽浙总督左宗棠的带领下开始了筹建工作。然而在这项计划刚刚开始实施之初,左宗棠却因势如水火的捻军起义被紧急调往陕甘。他选择了沈葆桢来接替自己进行这项影响中国...展开全部 立即观看 船政(五):传承 [探索·发现] 20110929 ...
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造船厂,简称闽局、闽厂)是闽浙总督左宗棠在1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在晚清的举办时间只有41年,若加上民国以后延续维系在大陆举办的时间,前后共计83年。福建船政开办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取得重大成就,成为近代中国(也是远东)最大的船舶制造中心和基地,引起国人和世人的瞩目。船政培养出来的...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创办于1866年。学堂由左宗棠奏请创办,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7年马尾造船厂建成后搬迁至马尾遂改名为船政学堂。船政学堂一支为“前学堂”学习造船,“后学堂”学习航海,另一支...
福建船政是晚清洋务运动初期创办的我国第一家大型机器造船企业。历经150多年,至今仍存留有部分厂房设施,见证着我国工业化的起始阶段。船政建筑具有非同寻常的文化价值,现择其要者予以介绍,并阐述其历史沿革和所蕴含的船政文化内涵。 船政轮机厂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工业...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打造了以航海技术和安全技术与管理两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龙头的具有鲜明“船政+交通”特色的海陆空轨9大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专业集群,2024年招生的特色高水平专业达到42个,极大丰富了考生专业选择...
中国船政文化景区位于马尾港附近,是一处以船政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当年的马尾造船厂是一座现代化船厂,也是彼时远东规模较大的船坞。从创办的1866年至停造的1907年间,这里建造了大大小小的舰船40艘,福州船政也由此扬名于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景区内的大小景点分布在闽江边,马尾港周边1公里内。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