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非遗系列|壮族舞火猫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的壮族舞火猫是极具特色的民间舞蹈,是当地壮族群众民间宗教仪式——“做功德”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表演。随着社会变迁和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做功德”等祭祀活动已消失,舞火猫即从民间祭祀活动脱胎出来,演变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长期...
火猫艺人和火猫小演员将老鼠修葺上漆 壮族舞火猫一般在春节时表演,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择吉日举行,各村寨不尽相同。如果村里决定舞猫,一般会在春节前组织起“舞猫会”,由村里有权威的长者领头,各家凑钱作为活动经费,并献香以备舞火猫用。祭坛通常设在村外,法事由师公主持,要进...
因为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我本来以为“壮族舞火猫”是在整个广西都普遍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结果,我跟广西其他地方的朋友说,他们好像都不知道。原来,“壮族舞火猫”并不是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都有的民俗活动,而是在贺州市,尤其是八步区的南乡镇才比较容易看到,也算是贺州特有的一种民俗活动了。据说,“壮族舞火猫...
现在,到了贺州便能见识到旺村人舞火猫的表演,不过,通常会安排在春节。有时候,遇到重大节日也会举行。我这个从广州来的外地人,之所以能在贺州非年非节的日子有幸见识到舞火猫表演,功劳要归于贺州拿到了温泉之城的称号。这样值得庆贺的日子,当然要用舞火猫来助兴了!在贺州这个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地方,人们发...
壮族舞火猫可有意思了,我跟你们讲讲我了解到的。 那是一次去壮族村寨游玩的时候,我有幸目睹了壮族舞火猫的全貌。一进村子,就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节日氛围。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村民们都在为舞火猫这个活动做准备呢。 我看到一群壮族的男女老少围在一个大院子里。有个老奶奶正在给一个年轻姑娘整理衣服,那衣服是...
舞长猫用稻草结成粗约20厘米的长绳作猫身,绳头结成猫头形,在田垌中每隔一丈多远插一竹竿,以撑住“猫头”和“猫身”,全猫的长度按参加人数而定,每人持一竹竿,猫长有数十丈至百余丈,但人数一定要成双数。随着时代发展,舞火猫的也改进为制作专门设计的“火猫服”。这一古老的祈福仪式,不仅展示了壮族的独特...
🎉在广西,春节期间有一项独特的传统活动——舞火猫。这个习俗主要在壮族同胞中流传,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村民们会选择一个吉日来举行这个仪式。🐱在南乡壮族,猫被视为神明,因为它们捕捉老鼠,保护庄稼。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原的蜡祭,祭祀八神之一就是猫,寓意“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舞火猫有两种形式:舞长猫...
元宵节的花样可以说是最多的,每个地方都有其特殊活动,诸如舞龙舞狮、划旱船、赏花灯等,但不知你可曾听说过贺州的“舞火猫”。这个贺州壮族版“猫与老鼠”的故事发源于贺州东部的南乡镇,镇上的2万多人有96%是壮族人,是一个典型的壮族乡。南乡壮族的祖先刚来到南乡的时候,还是荒山野岭、野兽遍野,于是他们...
舞火猫起源于民间传说,在传说中,舞火猫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很多的壮族人都把舞火猫视为神与仙的象征,因此在每年的春节和其它的节日当中都会用舞蹈表现出来,以迎接新春和祭祀祖先,传承节日文化。 目前,舞火猫已经成为了南乡县的地标性文化活动和旅游资源,为乡村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
贺州壮族民俗丰富多彩。平桂区水口镇和八步区南乡镇壮族同胞的舞火猫、麒麟马是贺州壮族独一无二的民俗,这些传统民俗既给族人带来欢乐,愉悦身心,又强身健体。水口镇麒麟马舞蹈起源于广东封开县,取材于岭南第一状元、唐代封开人莫宣卿赴京赶考高中状元后衣锦还乡的故事。逢年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