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
今天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成为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我国于2004年批准加入了《公约》,加入《公约》的这二十年,不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国际上第一个高度承认“社区参与”必要性的文化遗产条约。“社区参与”的地位上升,归功于1999年教科文组织与史密森尼学会在华盛顿召开的“赋权地方与国际合作:对1989年《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的全球...
《公约》缔约国大会是《公约》的主权机构,每两年召开一次;如应委员会或至少三分之一缔约国的要求,可召开特别会议。世界中联于2012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认证的非政府机构,截至目前,是该领域唯一的中医药界代表。世界中联将继续致力于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工作,通过建立世界中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是:___;___;___;___。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B.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C.在地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她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她依托于人本身而...
今天(10月17日——编者注)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成为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我国于2004年被批准加入了《公约》,加入《公约》的这二十年,不仅对接世界文明进程,更扎根中国的本土文化,立足现实的发展...
认识,考虑到国际社会应当本着互助合作的精神与本公约缔约国一起为保护此类遗产做出贡献,忆及教科文组织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计划,尤其是“宣布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本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基础文件汇编》在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我国于2004年12月加入《公约》。这既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需要,也向国际社会宣告了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庄重的承诺。2011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