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地区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节地与室外环境: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无自然灾害威胁,无污染源排放超标,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在绿色建筑方面,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升级。这一标准主要围绕建筑的节能、节水、材料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要求,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4. 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看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京津冀区域的协同标准下更应该强调地区的特色和气候环境。京津冀地区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就意味...
表3.2.8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空调负荷降低比例围护结构提高5%,或负荷降低5%围护结构提高10%,或负荷降低10%围护结构提高20%,或负荷降低15%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3级2级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比例10%20%外窗气密性能符合国家和京津冀现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李嘉瑞)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了解到,京津冀三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根据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共同组织开展京津冀协同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这将形成京津冀三地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要求。 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根据该标准...
会上成立了京津冀协同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联合编制工作组,以新版国标为基础,深化形成《京津冀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实现理念协同、技术协同、管理协同,带动京津冀绿色建筑产业共同发展。 1. 京津冀协同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准编制分为草案编制、专家论证及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和备案四个阶段,编制周...
1.京津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概述 京津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京津冀地区共同制定的一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和引导建筑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该标准共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建筑节能评价、建筑资源与环境评价、宜居环境评价和社会经济评价。通过对建筑的能源利用、资源节约、环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环境性能和资源利用进行评估,并给予认证的标准体系。这一标准的提出,旨在引导和规范建筑行业朝着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的方向发展,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推广,尤其是在京津冀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是迎来...
京津冀协同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将整合装配式建筑、健康建筑、智能建筑、低碳建筑、海绵城市等新理念和新成果,丰富和扩展绿色建筑内涵,提升新时代高质量绿色建筑品质。 京津冀协同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标准编制分为草案编制、专家论证及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和备案4个阶段,编制周期为2019年至2020年...
京津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京津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