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最后四句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颈联对句引用庾信《入彭城馆诗》:“槐庭垂绿穗,莲浦落红衣。”这一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王维天性擅画,精通画理,且移植画艺以丰富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此句即为力证。 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 最后四...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①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①荜(bì)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 1.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这种诗体,要求 联、颈联必须对仗。整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 的隐士形象。 2. 简析“遍”“稀”两字的表达效果。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这句诗的意思是: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出处与背景: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即事》。这是一首五言咏怀诗,主要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之后的生活,以及他对田园风光的欣赏与些微的落寞之情。 诗句解析: “新粉”指的是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
2.后四句的意思是:绿竹生长,红莲花瓣掉落在老叶上。渡口处升起袅袅炊烟,到处可以见到归家的采菱人。颈联用“绿竹”对“红莲”、“新粉”对“故衣”,光影流转里体现出摩诘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尾联末字落在一个“归”上,暗合其归隐之意,隐隐有陶潜之情。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69喜欢 孤独采菱红莲落晖苍茫寂寞松树隐居烟火绿竹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
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①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注释】①荜(bi)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律诗,这种诗体,要求联、颈联必须对仗。整首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的隐士形象。(2分)2.简析“遍”“稀”两...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69喜欢 孤独采菱红莲落晖苍茫绿竹渡头柴扉处处山居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①稀。 绿竹含新粉②,红莲落故衣③。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释】①荜(bì)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指房屋简陋破旧。②新粉:指竹子刚生长出来,竹节周围带有的白色的茸粉。③故衣:指莲花败落凋谢的部分。【小题1】请赏析颔联中加点的“遍”“稀”...
小提示:"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嫩竹节已添上一层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红衣。 词语释义 红莲:1.红色荷花。2.指女子的红鞋。3.早稻名。 绿竹:菉草与萹竹。 小提示:"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