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法自1985年10月1日起施行,并于2021年1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于1985年4月10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于2021年1月1日失效,其内容被并入《中华人民...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的接受和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
对于具备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如果未履行扶养义务,则在分配遗产时应不予分配或少分配,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 三、可操作事项 有遗嘱的优先按遗嘱继承 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顺序继承第1顺序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当没有第1顺序继承人时,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遗...
第一条 【立法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继承的开始】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范围】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
一、遗产继承顺序根据中国新继承法的规定,遗产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继承:1.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去世,他的遗产将首先分配给他的配偶、子女和父母。2.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遗产将分配给第二顺序继承人。3. 第三顺序继承人:其...
“法定继承”作为一种重要的财产分配方式,在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财产分配的多样性,“法定继承”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继承法的最新规定和司法解释,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继承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家庭关系的和谐与...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
专家导读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有四种,就包括:1、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被继承人不论男女有同样的处分自己遗产的权利。同一顺序继承人不分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夫妻都有继承对方遗产权利。2、养老育幼的原则。3、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原则。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