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大革命失败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道路的尝试,从低谷中走出。当时的革命局面是:党中央坐镇上海指挥全国;与此同时,从井冈山建立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开始,多个以工农武装割据为主要特征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如星星之火,在全国各地出现,渐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末,全国已建立起赣南闽西、鄂豫皖、湘鄂赣等6个...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开辟了赣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彼时,党中央仍设在大城市上海,与江西、福建等地的农村根据地相距遥远,空间距离成了推进中国革命高潮到来的一大障碍。 应运而生的中央红色...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开辟了赣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彼时,党中央仍设在大城市上海,与江西、福建等地的农村根据地相距遥远,空间距离成了推进中国革命高潮到来的一大障碍。 应运而生的中央红色...
在1942年,大约能购买4.99亿斤小麦,极大地缓解了党中央当时紧张的财政状况。渤海走廊交通线蕴含的革命精神 在这条交通线的保卫斗争中,革命前辈前赴后继,为我们留下了“忠于使命、勇于担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渤海走廊”革命精神。1.心向延安的使命情怀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随着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和国民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之间,建立了一条秘密交通线,被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这条被誉为“共和国血脉”的交通线,一直安全畅通运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开展革命工作,进行革命斗争,就必须建立交通线,中共成立后就开始重视这项工作。随着中国革命的重心转入农村,特别是...
土地革命时期,党组织在江西萍乡曾建立起三条红色地下交通线,肩负起沟通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传送党的文件、护送来往干部、运送物资和经费等重要任务。1930年,党组织在萍乡地区开辟了连接湘赣、湘鄂赣苏区地下交通线。这条交通线从莲花县至萍乡大安里,再经茅店、宣风珠亭山、石观泉至宜五区(即现天台、竹亭一带...
卢沟桥事变,沧州革命斗争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以运河为界,沧州东部属冀鲁边(渤海)根据地,西部属冀中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沧州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发生在运河岸边的红色笸箩渡的故事,就是这壮丽史诗中的一个动人音符。
《红色交通线》是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袁静,页数为219页。内容介绍 长篇小说《红色交通线》描写1931年,在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和红军反“围剿”斗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在川陕地区,中共地下党工作人员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复杂的矛盾,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开辟了一条从白区向苏区秘密输送物资的红色交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