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2月29日,宋盘铭被“公审”后杀害。贺龙说:“宋盘铭是很好的同志。杀宋盘铭只有我一票不赞成,当时小关(按:关向应)要是硬一点,可能杀不了。红军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不只夏曦有责任,关向应也是有责任。”关向应对于自己在这一时期执行过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心情一直很沉痛。抗战期间,他在延安养病...
1931年的白雀园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现在的白雀园只有鲜血与冤魂。在这一年张国焘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白雀园事件”导致数千名红军战士被残忍杀害。张国焘主导的“肃反运动”整整持续了3个月,“肃清”2500多名干部、战士。就连徐帅也差点惨遭毒手,事件的经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一、风声鹤唳的白雀园 白雀园事件,是红...
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史上,肃反运动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插曲。这一运动不仅造成了大量优秀干部的损失,更对革命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内部危机。本文将探讨当年陕甘红军肃反运动的领导人及其影响,并借此揭示这场运动背后的历史根源和教训。根据《陕甘宁根据地实录》的描述, 肃反运动在陕北的开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
这场肃反运动打着"纯洁革命队伍"的旗号,实际上却在摧毁红军的战斗力。大量经验丰富的军事指挥员和政工干部被关押审查,部队的正常军事训练和政治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到1931年年底,白雀园地区的肃反运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政治保卫局借用"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的口号,将大量无辜的红军将士推向了死亡的...
“陕北肃反”之所以会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出现,革命者内部自相残杀,且手段极其残忍、后果贻害无穷。 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曾担任陕北红军27军81师师长的贺晋年说:“1935年前,陕甘边和陕北是被敌人分割开的两块根据地、两支革命武装,因而也就存在两个领导关系...
红军搞肃反是因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 历史背景:肃反运动是苏联共产党的一种做法,旨在肃清反革命分子和怠工行为,维护苏维埃政权的稳定。在苏联共产党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肃反运动,试图清除党内和红军中的异己分子和反革命分子。 革命形势:当时的中国革命正处于艰难曲折的发展阶段,党内和红军中存在...
肃反开始时,中央红军尚在长征途中。到达吴起镇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才知道刘志丹等人的遭遇,便派王首道等人到瓦窑堡传达停止肃反的命令。王首道等人经过仔细的调查,纠正了肃反时期强加给刘志丹等的"罪名",并且很快就释放了被捕的刘志丹等人。1935年11月,张闻天代表中央主持为刘志丹等人平反的会议,同时作出了《中共西北...
李荣桂是个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干部,他与许继慎、曾中生等人在建设根据地过程中已经有了成功经验,取得了根据地前两次反“围剿”的胜利。但张国焘不仅实行“家长制”的工作作风,而且还要求红军改变军事斗争策略,这无疑是在否定李荣桂等人过去取得的成绩。在“白雀园肃反”期间,李荣桂也不幸被捕,并被张国焘关押...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不仅是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干部,而且也是张国焘实行“肃反”的受害者之一,他的名字叫杨克明,曾担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那么,杨克明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如何呢?杨克明出生于1905年,四川省涪陵县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读中学时期,杨克明就受进步思想影响,在学校积极参加...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悲剧并非个例。在“肃反”运动中,许多和邓乾元一样的革命干部,都因为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被错误处决。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成为党后来反思“左倾”路线的重要依据。邓乾元的死亡,让党和红军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干部,也让许多了解真相的人感到痛心。后来,“肃反”运动的错误被逐渐纠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