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模型采用构件(component) 、 连接器(connector) 和端口(port) 三种抽象元素组 成,如图1所示。●构件是软件模块的抽象,可以小到一个过程或对象,也可以大到一个应用程序或一个子系统,例如数据库、中间件。●连接器是软件模块之间关系的抽象,代表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控制这些相互作用的规则。连接器可以描...
模型包括实施子系统和构件结构,及其依赖关系。同时还表达了逻辑视图中各个包和类分配到实施视图中的子系统和构件的映射关系。实施模型视图七、部署视图 从系统软硬件物理配置的角度,描述系统的网络逻辑拓扑结构。模型包括各个物理节点的硬件与软件配置,网络的逻辑拓扑结构,节点间的交互和讯关系等。同时还表达了进程视图中...
构件由一组通常需要同时部署的原子构件组成,一个原子构件是一个模块和一组资源。原子构件是部署、版本控制和替换的基本单元。原子构件通常成组滴部署,但是他也能够被单独的部署。 构件和原子构件之间的区别在于,大多数原子构件永远不会被单独部署,尽管他们可以被单独部署。相反,大多数原子构件都属于一个构件家族,一次部...
表决:由表决器按表决算法(如多数规则)确定是否有构件出错,通常用在控制系统中。 主动冗余(热重启、热备份):冗余构件并行响应,错误发生时切换使用另一个构件的响应。 被动冗余(暧重启/双冗余/三冗余):一个构件(主构件)对事件做出响应,并通知其他构件(备用的)必须进行的状态更新(同步)。当错误发生时,备用构件从最...
一、架构的表示方式二、架构设计目标与约束三、用例视图四、逻辑视图五、进程视图六、实施视图七、部署视图 2 一、架构的表示方式 本软件架构设计文档以一系列的视图(View)来表示系统的软件构架,主要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实施视图等,每个视图拥有一个或多个模型(Model)。并围绕相关视图来...
A.过程的设计模型B.程序和数据结构C.对象模型、数据和控制流D.UML状态图和部署图 74、对于双机容错技术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双机互备模式的主要缺点是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比较高B.双机互备模式会造成资源浪费C.双机双工模式是集群技术的一种D.双机热备模式中的备用系统长期处于后备的状态 75、CORBA构件模型中,(...
5.部署阶段 随着网络与分布式软件的发展,软件部署逐渐从软件开发过程中独立出来,成为软件生命周期中一个独立的阶段。为了使分布式软件满足一定的质量属性要求,如性能、可靠性等,部署需要考虑多方面的信息,如待部署软件构件的互联性、硬件的拓扑结构、硬件资源占用(如 ...
开发视图通过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模型图和子系统图来描述,可以在确定了软件包含的所有元素之后描述完整的开发角度,也可以在确定每个元素之前,列出开发视图原则。 场景:可以看做是那些重要活动的抽象,它是四个视图有机的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在开发架构中,它可以帮助设计者找到架构的构件和...
特别是在选择产品上,要符合开放性要求,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标准,对选定的产品既有自己独特优势,又 能与其他多家优秀的产品进行组合,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易扩充的、稳定的和统一软件的系统。 (5)可维护性 系统设计应标准化和规范化,按照分层设计,软件化实现。对于采用的软件构件化开发方式要满足:一是系统...
如下图所示: 体系结构需求 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体系结构需求过程如图所示: 需求获取 体系结构需求一般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系统的质量目标、系统的商业目标和系统开发人员的商业目标。 标识构件 生成类图:生成类图的CASE工具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