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达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功能:物理层是通信网上各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它主要概念了通信设备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进程特性。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功能是将物理层从一个原始的传输工具转变成一个靠得住的链路,它负责将被传送的数据按帧格式化,完成介质访...
OSI参考模型结构主要包括7层,从下至上的各层功能分别如下。 物理层功能: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主机之间的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联立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功能: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据链路连接,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
4.传输层,传输层位于OSI模型的第四层,主要功能为负责总体的数据传输和数据控制。传输层在整个OSI模型中非常重要,主要有两个协议工作:TCP和UDP。TCP是传输控制协议,UDP是用户报文协议,详细工作过程在第四章介绍。 5.位于OSI模型的第5到7层,5层是会话层,主要功能是为通信进程建立连接。 6.表示层,主要功能是进行...
答案:OSI模型包括以下七层: (1)物理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2)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逻辑链路,实现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传输。 (3)网络层:负责路由选择、数据封装、数据分段与重组,实现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传输。 (4)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OSI 模型将整个层次划分为 7 个层次: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物理层功能: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数据流的透明传输。 数据链路层功能: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 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 “帧” 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用差...
答案:OSI模型的结构包括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功能。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比特流组合成帧;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发送到目的;传输层负责建立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维护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表示层负责将数据...
1、物理层: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该层是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介质,由连接不同结点的电缆与设备共同构成。主要跟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并监控数据出错率,以便数据流的透明传输。 2、数据链路层:四参考模型的第二层。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提供相邻结点间可靠的数据帧传输服务。 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端到端(end-to-end)服务 会话层:负责维护两个用户的会话,包括令牌控制和同步控制等功能 表示层:提供公共的数据表示格式或完成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加解密...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 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 4 传输层 3 网络层 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既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7层的功能: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
答案:OSI模型有7个层次,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各层次的功能如下: (1)物理层:提供物理连接和传输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数据传输、错误校验等功能。协议有停止-等待协议、滑动窗口协议、确认重传协议、面向连接的服务等。 (3)网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