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庄严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有1226名,是由45个选举单位(包括台湾,暂未选出代表)产生的。它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
由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五年来有效地领导全国人民执行共同纲领,并逐步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在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包括所有的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工农劳动模范、部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科学、文艺、教育工作者和少数民族、海外侨胞...
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决定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家主席为毛泽东,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为刘少奇,第一届国务院总理为周恩来。 中华人民宣以专宪送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共有一千二百多名代表。在这些代表中,包括了中国当时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担转布科半反杆适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开幕。这个会议的一千二百二十六名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根据宪法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国务院,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02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迎来它成立的70周年。这一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在70年中走过了怎样的壮阔征程? (人民大会堂)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故答案为:1954年。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并没有立即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直到1954年。 1953年,中国基层政权在普选的基础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各民族1226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新中国的首都,第一届...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至9月28日在北京召开。代表总人数1226人(其中女代表147人,少数民族代表178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会议听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