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出自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 A. 全球气候出现变冷趋势 B. 气候变迁影响王朝兴衰 C. 农耕经济逐渐走向衰落
竺可桢《中国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指出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第一个温暖期是商周时期B、第一个寒冷期是秦汉时期C、第二个温暖期是东汉南北朝时期D、第三个温暖期是隋唐时期
1936年到1949年担任了13年的浙江大学校长,抗战期间他带领浙大师生进行了文军长征,使得当时的浙大成为了一所世界名校,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也因此成为浙大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竺可桢被公认为中国气象、...
根据竺可桢先生所述的内容,以及汪志国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布雷特·辛斯基的《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俞炜华等人的《气候变迁与战争、王朝兴衰更迭——基于中国数据的统计与计量文献述评》等相关文章的查阅,让我对气候是中国历史兴衰的不容忽略的影响因素这一想法更加坚定。且不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竺可桢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
竺可桢在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写道:“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 …这种寒冷气候继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公元280-289年的十年间达到顶点。当时每年阴历四月 (等于阳历五月份)降霜· …那时年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低1°C∼2°C_0° 上述时期与北方民族内迁基本...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各题。 竺可桢在1973年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在书中他利用物候学方法考证了我国近五千年
距今8000年以来中国气候的变迁情况。 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1万多年,相对于冰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但在1万年中的短时段上,气候也在不断变化,气温也在不断波动。 根据20世纪以来的历史地理学和历史气象学研究表明,距今近万年中国的气温波动如下:①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到...
竺可桢曲线 | 作者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给出的四个结论:(1)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其间上下波动,目前限于材料,无法探讨。(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史实(三):对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4 p.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史实(二):对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pdf 9 p.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史实(五):对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pdf 5 p.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与史实(续一):对竺可桢《中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