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意 | 为何穷苦之言易好?】古贤不讳言死,其实就是他们常思考生死问题的体现。对于他们来说,死且不讳,遇到失意之时,更不避忌发出哀音。“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的原因在于,严肃生命所发出的穷苦之言,往往触及人生深层问题——比如生死——这已不仅是一己悲欢了O为何穷苦之言易好? ...
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宫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解析] 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需要整体理解原文内容,仔细对照作答。理解文章内容,要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
“诗穷而后工”,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传统的观点。从发端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申述他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决心“发愤著书”起,到唐代韩愈倡导“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之说,宋代欧阳修更进一步发挥到极致:“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愈穷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
以上摘⾃⽹络⼀部分,除了简介“欢愉之辞难⼯,穷苦之⾔易好”外,很明确地反驳了“欢穷”之说,亦有其理。其实“欢愉”也好,“穷苦”也罢,皆是有感⽽发。要不然必然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洞⽆物。⽆感⽽发,再华丽的辞藻也必然是徒有其表,⽆有其实,缺少⽓魄和...
穷苦之言易好 的现代阐释刘求长(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摘 要: 穷苦之言易好 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一种见解。中国文学史大量的文学创作实例证明了这个见解的实在性。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资料和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心理事实证明这个见解的深刻性。文学创作表现人类 穷苦 一类的消极心理是具...
古贤不讳言死,其实就是他们常思考生死问题的体现。对于他们来说,死且不讳,因此遇到失意之时,更不避忌发出哀音。“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的原因在于,严肃生命所发出的穷苦之言,往往触及人生深层问题——比如生死——这已不仅是一己悲欢了。 至于那些总是意识不到自己不能永生的人,往往不仅忌讳言死,更恐...
关键词:韩愈;欢愉之辞;难工;质疑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毫f{码:A文章编号:1673--9507(2014)02—0003一∞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中说:‘‘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哪]韩愈认为:...
描写欢乐愉快的文辞难以工巧,描写贫穷困苦的文辞易于精妙。指穷困不得志的人,往往比生活安逸的人写出的诗文好。
(黎 明职业大学人 文系 黄 萃芸 福 建泉州362000) 摘要:韩愈的 “ 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这一语点 出了古往今来大部分文人创作的一个主体趋向, 列举了中国古代诗词中体现韩愈这一论断的一些事例,从诗人创作诗歌的主题 内容、诗人主体、接受主体三个方面分 析形成这个趋势的原 因,并且从 中 ...
古贤不讳言死,其实就是他们常思考生死问题的体现。对于他们来说,死且不讳,因此遇到失意之时,更不避忌发出哀音。“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的原因在于,严肃生命所发出的穷苦之言,往往触及人生深层问题——比如生死——这已不仅是一己悲欢了。 至于那些总是意识不到自己不能永生的人,往往不仅忌讳言死,更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