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记」巨然《秋山问道图》,手法高炒,别样韵趣 巨然《秋山问道图》,绢本墨笔,165.2×77.2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秋山问道图》是巨然的代表作,曾经北宋蔡京及明、清内府收藏,《石渠宝笈二编》著录。图绘山林高深草木华滋,有草堂数楹隐于山林之中,屋内一土高座沉思,草堂前有湖泊如镜,岸侧...
赏画|巨然《秋山问道图》 五代 巨然《秋山问道图》绢本水墨 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秋山问道图》,五代宋初画家巨然创作,纵轴绢本墨笔,纵156.2厘米,横77.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表现的是境界清幽的山间景趣,以立幅画重重叠起的山峦全景,大结构...
山顶有卵形巨石堆垒,称为“矾头”。 🍁 两山交接处,多作长林杂树,庄严雄伟中透出山林烟霭之美,是巨然画作的特色。 🍁 林麓间多见卵石。 图7⃣: 🍁 山坳中绘有数椽茅舍,掩映在茂林之中,显示出山居的幽趣。 🍁 茅舍中有一人坐着,另一人侧身向他而坐,似乎在“问道”,作品的主题由此揭示。 图8⃣...
巨然尤其擅画秋景,《秋山问道图》就是一幅表现秋天景致的作品,是巨然的代表作之一。近乎一人高的绢本墨笔立轴画面上,表现了层层叠叠的山峦。高山上松柏森森,有小溪从山谷间蜿蜒而出。一条曲折小径引向被山峰和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的茅屋,有人对坐,似在论道。意境高妙悠远,观之如有爽气袭人。尽管同样采用了...
《秋山问道图》北宋,巨然,绢本墨笔,纵165.2厘米,横77.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图无款,以立幅构图画重重叠起的山峦,下部清澈的溪水,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山坳处茅舍数间,屋中有二人对坐,境界清幽,前人谓巨然之山水,善为烟岚气象,“于峰峦岭窦之外,至林麓之间,犹作卵石、松柏、疏筠、蔓草之类,相与映发,而...
《秋山问道图》是巨然的杰作之一,这幅绢本墨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无款,以立幅构图展现了重重叠起的山峦,清澈的溪水从山间蜿蜒而下,曲折的小路通向山中深处。山坳处隐约可见数间茅舍,屋中有二人对坐,整个画面显得格外清幽。焦墨点苔是这幅画中的点睛之笔,自然山石中的丛树、灌木和杂草被精辟地概括为点...
巨然 《层岩丛树图》《秋山问道图》是一幅秋景山水画,曾经被宋代蔡京及明内府收藏,后又被清故宫所藏,最终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上主峰居上,几出画外,梳状山峦,重重相拥,愈堆愈高,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山峰石少土多,给人一种温和厚重之感,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完全不同。画面中部山问...
巨然,南唐锺陵人,为开元寺僧。南唐亡(公元九七五年),随后主李煜降宋,至汴梁。工画山水,师事董源,善画烟岚景象,臻于妙境。与师齐名,并称董巨。 一座有重叠并统一形状的浑圆“土质”山坡间矗起峰峦,山顶上,有被称作“矾头”的圆石状;山的表面覆盖着柔韧的并列性“披麻皴”,还交杂着又大又圆的“苔点”,...
巨然 《秋山问道图》是巨然的代表作 画面上峰峦耸峙 似有北方山水画的特点 但山石都没有嶙峋峥嵘之状 而是线条柔润 依然有江南山水的内秀 看画面 主峰居画面正中 山峦重重叠叠 披麻长皴 山头矾石累累 树木葱葱 中部 一小径由山脚逶迤通向深山 山坳间有茅屋数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