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
杜甫 玉露②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释】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此时诗人离开成都已经两年了,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②玉露:秋天的霜露。③砧:捣衣石...
《秋兴八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内容描述了秋天眺望长安,回忆往事,感慨自身遭遇和时局变迁的心情。全诗以“秋”作为统帅,表现了对故园的
至于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喻今,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方能领略诗的妙处。 《秋兴八首》为历代评家所重。当代学者叶嘉莹编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可参。 秋天和大江是...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查看全文...作者...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江间波浪兼天涌,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正确答案:塞上风云接地阴 反馈 收藏
《秋兴八首·其一》赏析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旅居菱州时所作。这八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第一首。杜甫从759年开始过飘泊生活,到现在已有7年之久。在这7年中,国家形势并未根本好转,世事多艰,战乱不已。当此之际,诗人触景生情,于是写下这组思乡念国的精心佳作。 这首诗一开始便点出深秋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