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陈明表示,科技部将统筹考虑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围绕重点领域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制定中远期“双碳”科技发展战略性纲要;建立健全适用于我国的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制定并发布《中国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完善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碳中和技术体系;拓展...
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中,强化绿色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 (五)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面...
2021年10月,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最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和长期排放控制战略。根据中国最新的NDC,除了延续2015年提出的2030碳达峰目标,中国进一步强调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此次国家自主贡献还把2030年碳排放强度减排目标(以2005年为基准)从原...
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意见》是“1”,是管总体管长远的,发挥着统领作用,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全面性特点, 与《方案》一起构成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也有助于各部门各地方编制“双碳”意见,制定能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交通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形成分类施策、有序达峰的发...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思熟虑”、“重大战略决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里稍微做一下名字解释。 所谓“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中国要在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出发,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正确选择。“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落实,必将加快推进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
当前我国正面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双重挑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
四是再电气化战略,以电能替代和发展电制原料燃料为重点,大力提升重点部门电气化水平。五是资源循环利用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资源多级循环利用。六是固碳战略,坚持生态吸碳与人工用碳相结合,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推进碳移除技术研发。七是数字化战略,全面推动数字化降碳和碳管理,助力...
中国的绿色能源战略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国,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排放。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转型引发了一场关于最佳技术的全球竞赛。 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 可再生能源投资所带动的产业链转移正在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2020 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可再生能源投资...
《条例》的出台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加快建设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求的立法回应,同时也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与《条例》相呼应联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