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
1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意: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玉般翠绿的新叶,无数柔嫩的柳条垂下来像丝带一样。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神奇的剪刀。】【赏析:本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答: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妆成: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tiā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字词解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唐)咏柳 虽然公历的二月比农历约略早一点,但是早春的景致都同样是一种清新明丽之美。公历往往和农历中的节气有着巧妙的约略吻合,比如立春往往固定在公历每年的2月3日到2月5日,所以公历的二月别有春初的清新。古人虽然以农历的...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代表作,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美丽景象。诗歌开头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描绘了柳树的枝繁叶茂,用“碧玉”比喻柳叶的嫩绿,用“绿丝绦”形容柳条的轻柔,展现了柳树的生机勃勃。接着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巧妙地...
咏 柳唐·杜·令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丝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是谁裁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阳春三月,家门外芙蓉溪河堤上,经一夜春风,柔软轻拂的枝条突然间冒出许多米粒大小的绿色小苞,经过一冬蛰伏的垂柳开始发芽了。晨行柳堤,淡淡的月儿还挂在柳梢,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令人神清气爽。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简介: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