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是能别,相分是所别。 见分 定义:诸识的能缘作用,即心识能够主动地去认识或接触外部事物的能力。 特性: “见”字在见分中代表着见照、心性明了之义,意味着能照烛一切诸法及解了诸法义理,如同镜子中的明亮,能够映照万象。 见分有五义,包括证见名见、照烛名见、能缘名见、念解名见、推度名见。 作用...
见分: 见分是八识心王(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缘虑作用中的能缘部分,即认识的主体或能认识的功能。 它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知觉或认知活动,是主观的、能动的,具有主动寻求并识别对象的能力。 相分: 相分则是八识心王所缘虑的对象,即被认识的事物或现象。 在唯识学的语境中,相分通常指客观存...
佛法见分 相分 明分明的意思 见分是指我们的心识对于世界的直接认识或感知能力。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够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的各种现象的能力。在佛法中,见分通常被用来描述我们的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的感知能力。例如,当我们看到一朵花时,我们就需要依靠见分才能识别出花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见分”与“相分”是佛教唯识宗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并给出相应的图解,下面将分别解释它们的含义,并提供一个简单的图解说明。 见分 定义:见分是指能见的主体认识功能,即心识的能见作用。在唯识学中,它代表了心识中主动观察、认知外界事物的部分。 特点: 主动性:见分具有主动观察外界事物...
相分是指我们日常心理状态和物理世界的变化,见分是对这些现象的觉知,证分是确认自己已经证得的果位,自证分是证悟的最高层次。相分:它是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外部世界以及内心世界的变化,包括山河大地、个体的思维活动等。它是心意识的投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见分:它是对相分的觉知和认识,就像...
四分认知论以四分说为基础,四分说是护法的观点,四分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玄奘系唯识论以护法的四分说为正义。四分说实际是对三分说的一种逻辑完备,而实际分析问题时,大多情况下用三分说即可。 四分说既有存在论内涵,也有认识论内涵。其中,四分认知论虽也...
见分、相分与能量、所..能量就是见分,能知的主体、功能所量就是相分,所要认识的对象量果就是识,即所知的结果举个例子:前五识之眼识眼识的见分:即眼识能感知色境的能力。眼识的相分:即外境(第八识相分的一部分)量果就是眼识,眼根所
第八识之四分——相分..●第八识,即阿赖耶识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此识染净同源,生灭和合,而具有四分,如摩尼珠,体本清净。又如眀卝镜,能含万像。若以染分言之,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
唯识宗的相分、见分、自证分是用来解释识如何运作的三种概念。 相分是指识所缘的境界,也就是识所认识的对象。相分可以分为两种:现量相分:是指可以直接被识所缘的境界,例如眼识可以直接缘见颜色、形状等。比量…
在佛法中,“见分”与“相分”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主要源于唯识宗(法相宗)的学说。这两个概念是用于解释认识活动及其对象的,特别是在八识中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见分 “见分”是指能见的主体功能或作用,即认识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所具有的觉察和了别能力。它是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