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苓散(《伤寒论》):茯苓18g,猪苓9g,泽泻6g,白术9g,桂枝6g,水煎服。 2、茯苓饮(《外台秘要》):茯苓9g,白术9g,党参6g,生姜4.5g,枳实6g,陈皮4.5g,水煎服。 3、参苓白术散(《局方》):党参12g,茯苓9g,白术9g,陈皮4.5g,莲肉9g,淮山药12g,苡米9g,扁豆9g,春砂仁3g,甘草3g,...
⑨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⑩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
在药理研究中对茯苓有一定抗糖尿病作用,茯苓醇提取物能明显增加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和改善葡萄糖耐受性,能促进肝脏糖元合成;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低血糖模型有保护作用。茯苓 四、健脾益胃 由于脾胃与运化有关,因此茯苓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中医常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物...
茯苓用菌核入药,实体生于菌核上,平伏贴生,管口面白色,管口多角形至不规则形,产于河北、山东、四川等地。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它能祛湿利水,健脾安神,不分四季,无论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种,可以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食用方法。 1.健脾止泻,对于脾胃比较虚弱的患者,如果出现了腹胀便溏以及消化不良的情况,可以将茯苓与白术,丹参、炙甘草药材熬成四君子汤,服用后症状就能够得到改善。 2.宁心安神,茯苓也具有安神的功效,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如果出现了失...
茯苓的药性平和,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是临床上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等功效。所有的水肿、小便少都可以使用茯苓,经常与猪苓、泽泻同用,可以加强利水、渗湿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湿热证、寒湿证时,因证型不同,配伍也不同。如治疗湿热证时,常配伍车前子、木通、通草;治疗寒湿...
老北京地区的茯苓薄饼,闽南地区的茯苓糕,都是当地传统的美食。因茯苓有着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合老人、儿童食用。 宋代诗人苏东坡也介绍过茯苓饼的做法:“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现代茯苓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中国南方如广西省等多处都有种植。药农们...
在采集的时候,如果是抱着松树根生长的茯苓,古人还成为“茯神”。历代本草家还认为,茯苓的性味甘淡而平,能入心脾肾和膀胱经,最大的特点是健脾和祛湿,当然还有养心安神等作用。关于茯苓被称为“仙家上物”的原因,我认为只要了解了它的功用,就完全明白这个绰号并不过分:1、利水湿:这是茯苓最著名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