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报文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类似,也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但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作为传送单元,由于报文长度差异很大,长报文可能导致很大的时延,并且对每个节点来说缓冲区的分配也比较困难,为了满足各种长度报文的需要并且达到高效的目的,节点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缓冲区,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传送的失败.在实际应用...
交换节点:缓存分组、转发分组 接收方:接收分组、还原报文 三、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前身) 报文交换是分组交换的前身。 在报文交换中,报文被整个地发送,而不是拆分成若干个分组进行发送。 交换节点将报文整体接收完成后才能查找转发表,将整个报文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因此,报文交换比分组交换带来的转发时延要长很多,需要...
分组交换技术:将不定长的报文(Message)拆分成定长的若干部分,并在各个部分前添加首部(头信息Header,即为分组的控制信息,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分组号等),即为分组(Packet)。 分组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继承了报文交换的所有优点,改进了如下问题——分组定长,方便存储转发管理,分组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小、缓存开销小,...
同报文交换一样,分组交换也采用了存储转发方式,但解决了报文交换中大报文传输的问题。分组交换限制了每次传输的数据块大小的上限,把大的数据块划分为合理的小数据块,再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等),构成分组(Packet)。网络结点根据控制信息把分组送到下一结点,下一结点接受到分组后,暂时...
分组交换的缺点: 相比于报文交换,控制信息占比增加 相比于电路交换,依然存在存储转发时延 报文被拆分为多个分组,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失序、丢失等问题,增加处理的复杂度 “虚电路交换”技术(基于分组交换) 虚电路交换的过程: 建立连接(虚拟电路) 通信(分组按序、按已建立好的既定线路发送,通信双方不独占线路) ...
分组交换 分组:报文分拆出来的一系列相对较小的数据包 分组交换需要报文的拆分与重组 分组交换相对于报文交换会产生额外开销,因为i要进行数据的拆分和重组 image.png image.png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 统计多路复用就是,按顺序接受来自多个主机的分组,并且按接受的顺序的发送,并不进行区分,对路由器来说,所有的分组都...
发送方构造分组、发送分组 路由器缓存分组 、转发分组 接收方接收分组 、还原报文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是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之一,报文整个地发送,一次一跳。报文交换是分组交换的前身,是由列奥纳德·克莱因饶克于1961年提出的。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送,无需事先建立线路,事后更无需拆除。
网络交换技术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
是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之一,报文整个地发送,一次一跳。报文交换是分组交换的前身,是由列奥纳德·克莱因饶克于1961年提出的。 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传送,无需事先建立线路,事后更无需拆除。 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
网络交换技术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 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它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 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