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南洋海军甚至遭遇了一回「裁军风波」。光绪十七年,有官员建议,将南洋海军开济等六艘主力舰裁撤,每年可节省50万两维护费用,积累10年以500万两另造铁甲坚船。 刘坤一当然极力反对,不过提出的理由十分喜感:开济等舰虽然战斗力远不如定远、镇远,但似乎还可与北洋的超勇、扬威相当(这两艘是北洋舰队战斗力...
甲午战争时,南洋海军..开济号巡洋舰,福州船政局所造第24艘舰,1881年11月9日开工,1883年1月11日下水,1883年10月11日试航。为铁胁铁壳船(后考证),水下部分外加双重木壳、包覆铜皮防腐。备有风帆索具,船头有
所以以这样的状况,就算南洋水师当时真的北援了,对于战局并不会起到什么积极的改变作用。 作为后话,甲午战争之后,因为北洋海军覆灭,中国的北方海防编成真空,到了这个时候,南洋水师的军舰乃至船政军舰才应召北上,临时填补了一段北洋海防。
1、南洋张之洞是清流,跟北洋天然不和。2、南洋水师根本就不想打,在清朝,根本就没有国家观念,近代国家观念民国后才形成。所以根本不存在保家卫国概念。3、南洋水师一条铁甲舰没有,就几条破老式无防护巡洋舰,加在一起也打不过联合舰队。4、南洋大臣张之洞不想自己的兵力受损,所以不想南洋水师参战。
南洋海军装备没有北洋水师的好,而且为了南方安全,南洋海军不北上
中法战争期间,北洋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当北洋水师独力抗击日本海军之时,南洋水师竞保持“中立”。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28.下表为甲午战争前夕中日海军对比表(中国海军包括北洋水师、南洋舰队、福建舰队和广东舰队,基本由当地督抚统领;日本海军即日本联合舰队)。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排水量鱼雷发实力对比铁甲舰巡洋舰炮舰其他舰鱼雷艇炮数(门)吨)射管(具)中国海军4153524248460062268日本海军!207665744837858中日比较+3-5+28+18+18+27152+...
在日本海军这些军舰中已经属于二线部队,根本不投入海上决战。 很明显,即使南洋水师北上,恐怕面对日本的二线军舰都未必能取胜。更何况在北洋水师不能出战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南洋水师面对日本海军的主力编队就更没有任何胜算了,显然对于战争结果不会有什么影响。
为了保存自身实力,南洋、北洋背后的老板本来就不一样,舰队只是这些大佬的政治资本而已,现在李中堂倒霉了,大家幸灾乐祸还来不及,怎么会帮忙。可是千算万算,倒霉的确实亿万中华儿女,岂不知“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忘了老祖宗的祖训是要付出代价的。
清政府只有北洋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