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半夏泻心汤 如果是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脘腹胀满的情况,一般可以选择半夏泻心汤进行调理。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由人参、甘草、黄连、大枣等配制而成的方剂,它具有和胃降逆,开胃除痞的功效。 2、生姜泻心汤 如果是出现有伤寒,肠胃不和的情况,可以服用生姜泻心汤进行调理。生姜泻心汤由生姜、半夏、黄芩、黄连、...
张仲景的泻心汤,主要包括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三者都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通过加减药物,实现了对不同病症的精准治疗。二、半夏泻心汤:调和肝脾的能手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七味药组成。这七味药,按辛开、苦降、甘补分为三组,辛温的半夏、干姜温...
半夏泻心汤是其基本方,水气偏重者,表现以水饮犯胃之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为主,用生姜泻心汤,方中重用生姜以和胃散饮。胃虚偏重者,表现以下利频繁、完谷不化为主,用甘草泻心汤,方中重用炙甘草以补中焦脾胃之虚。反馈 收藏
一、半夏泻心汤 方组: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枣。 适用:寒热错杂之痞证。 症状: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伴有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等。 二、甘草泻心汤 方组: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 甘草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重炙甘草的用量,具有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的功效。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虽然都是治疗心下痞的汤方,但因证候不同、程度不同、病因不同,用药自然也有些差异,治疗范围也略有不同。 1、从证候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最简单,仅是心下痞,生姜泻心汤证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且硬,干哕,嘴里有异味,肠鸣而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
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都是用于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所致的痞证,但是有所不同。半夏泻心汤证以心下痞,满而不痛,肠鸣,下利,恶心,呕吐为辨证要点,表现为机体较为壮实,病初或有外感起因,以呕吐为主,或有腹泻,腹部堵闷不适,触摸有柔韧感,无压痛,偏于治疗胃气上逆的痞证,用半夏泻心汤...
一、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甘草,大枣)。半夏泻心汤适用于心下痞而兼呕吐者。二、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生姜)。生姜泻心汤,以散水止利,和中消痞。三、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加炙甘草一两)。甘草泻心汤证于痞、呕、下利外,更见“水谷不化,心烦不得安”,是“胃中虚,...
如果你上热下寒伴随着脾胃虚弱,就用甘草泻心汤; 如果你上热下寒伴随着胃寒,就用生姜泻心汤; 如果你上热下寒伴随着痰特别多,就用半夏泻心汤; 注:如果大家觉得方子有用,那就动动手指分享出去,让更多的有缘人受益。仁...
《伤寒论》中有三个比较常用的类方,就是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在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中,把这三个方定为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主要方剂。三者差异微乎其微,临床中如何做到方证对应,正确选择应用呢?通过下面两则医案我们来展开讨论。 王...
生姜泻心汤证以嗳气有酸腐食臭味,下利如清水样便为特征; 甘草泻心汤证则以下利一日几十次,水样便,带有未消化的食物,呕吐没有呕吐物,心烦不安为特点。 以上临床表现符合现代的急性胃肠炎的诊断,半夏泻心汤证偏重于急性胃炎;生姜泻心汤证偏重于急性肠炎;甘草泻心汤偏重于急性胃肠炎,而伴有水电解质紊乱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