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乃吾之同代诗人崔颢所作《七夕》一诗中的佳句,所描绘之节日,乃是乞巧节,亦即七夕也。此节源于牛郎织女之美丽传说,每逢七月初七,人间女子皆会穿针引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以求心灵手巧,故有此名。 诗中“班姬此夕愁无限”,乃借汉代班婕妤之典故,抒发女子内心之哀愁与无奈...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唐朝崔颢《七夕》 诗文漫读:长安城中的月亮,像素练样,流泻在千家万户的庭院里。 家家在这个夜晚,手持针线,乞巧拜月。 可是美女穿着美丽的裙衫,悬挂着晶莹的玉佩, 人间天...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是元宵节: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夜晚,家家户户挂起彩灯,人们出门赏灯、猜灯谜的情景。其中“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描述了作者在元宵节夜晚与家人一起观灯赏月的情景。正月十五夜灯 正月十五夜灯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庆...
这里的班姬指的是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当时赵氏姐妹宠冠后宫,班婕妤被赵氏姐妹陷害打入冷宫,这说的是班婕妤心中有无限的愁苦无法倾诉,到了半夜三更时无法入眠,看着天上的星星。王勃的《滕王阁序序》里的名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牛斗之墟,据《晋书·张华传》,...
唐•崔颢《七夕》鉴赏:“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录自全唐诗全唐诗:卷130_19。
②“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出自唐朝崔颢的《七夕词》,七夕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等,③中的“登高”和“黄花插满头”描写的是重阳节。④“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元夕指...
百度试题 题目诗句“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中的“三更”指:() A.子时B.丑时C.寅时D.卯时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答案】:A 解析: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一更戌时(19-21点);二更亥时(21-23点),三更子时(23点一凌晨1点),四更丑时(1-3点),五更...
解析解析: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一更戌时(19-21点);二更亥时(21-23点),三更子时(23点一凌晨1点),四更丑时(1-3点),五更寅时(3-5点)。
(单选题)诗句“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中的“三更”指: A.子时 B.丑时 C.寅时 D.卯时 正确答案:A 解析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后来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即本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