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贤保,湖北大学“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省部共建“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9年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朱道本院士和刘云圻研究员。2002年赴比利时鲁汶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湖北大学“琴园学者”特聘教授,“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
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湖北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贤保教授团队利用碳基材料,开发太阳能水蒸汽技术,可快速将冷水变成蒸汽,将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提高到九成,在海水淡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不久前,英国著名化学新闻杂志《化学世界》对此项研究进行了专访报道。 巧用石墨让冷水直接变水蒸汽 “不需要把...
3.王贤保候保飞 梅涛 钱静雯 一种太阳能蒸汽诱导产电膜转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 8.6申请日: 2018.09.19 4.王贤保侯保飞朱祥 崔振起 刘行航.一种石墨烯基光电转化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6.5,申请日: 2018.07.18 5.王贤保郭珍珍 王刚梅涛 李金华 王建颖 钱静雯 一种类花瓣二硫化钼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寒假来临前夕,《大国之材》走进江城,游历沙湖之滨,对话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贤保。 学院创建:筚路蓝缕 玉汝于成 湖大最初以师范学院起家,直至1984年更名改制为湖北大学才彻底摘掉“师范”的帽子,因而工科发展史相对较短,但新兴的材料学院发展速度却不容小觑。
开发高灵敏度、可靠、低成本的无标记DNA生物传感器是传统荧光、电化学和其他技术的挑战。大多数传统的方法需要标记荧光、酶或其他复杂的修饰。 在此,湖北大学王贤保教授、李金华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朝威合作制造了碳量子点(CQD)功能化的溶液门控石墨烯晶体管(SGGTs),用于高灵敏度的无标记DNA检测。
湖北大学王贤保教授课题组:构筑“Boxes in Fibers”三维导电网络作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锂硫电池(Li-S)是一种以金属锂作为负极,单质硫或硫基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的二次电池,其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 kg-1,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目前锂硫电池主要存在着硫导电性差、穿梭效应、充放电过程中形貌易坍塌等问题。同时锂硫...
湖北大学王贤保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将简历发给陈易老师邮箱:...
近日,湖北大学王贤保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Carbon nanocomposites with high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iciency”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章总结了该团队近几年在光热转换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光热转换的发展以及用作太阳能水蒸汽产生系统的吸光材料的前景,并进一步深入讨论了碳基纳米复合材料(碳纳...
通讯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大学 开发高灵敏度、可靠、低成本的无标记DNA生物传感器是传统荧光、电化学和其他技术的挑战。大多数传统的方法需要标记荧光、酶或其他复杂的修饰。 在此,湖北大学王贤保教授、李金华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陈朝威合作制造了碳量子点(CQD)功能化的溶液门控石墨烯晶体管(SGGTs),用于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