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明,男,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数理学院院长。1991年和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后留院工作,2002年3月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2005年10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起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理学院院长。王荣明的主要...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10-2014.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04-2005.04,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2002.03-2005.09,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0.05-2000.11,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材料工程系,博士后 1997.08-2002.02,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工程师、...
【材料领域】半导体异质结构是一种半导体结构,由两层以上不同的半导体材料薄膜依次沉积在同一基座上形成,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能带隙,它们可以是砷化镓之类的化合物,也可以是硅-锗之类的半导体合金。, 视频播放量 1291、弹幕量 0、点赞数 25、投硬币枚数 9、收藏人数 43、
王荣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数理学院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第六届材料工程专业分会委员。1991年和199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后留院工作,2002年3月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王荣明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和段嗣斌副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系统综述并讨论了多相催化中SMSI的in-situTEM研究。该团队系统梳理了SMSI的关键研究历程(图1)和基本概念,并简要讨论其主要特征(图2)。在此基础上,简要概述了in-situTEM技术的发展史,着重介绍了用于SMSI研究的原位表征方法(图3)。该团队...
近日,王荣明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利用原位环境球差透射电镜,揭示了单壁碳纳米管在金属间化合物和单质金属催化剂上的成核与生长模式,阐明了催化剂固/熔状态、表面原子结构、尺寸大小和所生长碳纳米管的构效关系。该研究工作以“Growth modes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catalysts”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日前,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的王荣明教授和刘焕明教授课题组在 Rare Metals 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of FeOOH scaly hollow tubes based on Cu2O wire templates toward high-efficiency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研究文章,利用Cu2O线作为模板制备出FeOOH纳米鳞片组成的微纳米中空管并以其作为OER催化剂得到了高效的催...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科领军学者。1991年和1994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
王荣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 姓名: 王荣明 性别: 男 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点: 化生楼427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rmwang@ustb.edu.cn 研究领域: 先进物质的界面精细结构设计、调控、表征和特性研究 教育经历 1987.9 -19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系 物理学 学士 陈辰嘉 教授 ...
先进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团队负责人王荣明教授针对当前反应环境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理解的难题,在Nature Catalysis 3 (2020) 333-334发表News & Views论文“The dynamics of the peel”,就近期发表在该期刊上的论文“Reversible loss of core-shell structure for Ni-Au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during CO2hydroge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