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轩,男,1988年10月出生,现任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环超分子化学、光电活性超分子自组装方向的研究。工作简历 2006-2010——学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化学专业 2010-2015——博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物化/有机(导师:刘育教授)2015至今——助理研究员——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
王以轩 教授 王以轩,博士,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与工作简历: 2006.09-2010.06,学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化学专业 2010.09-2015.06,博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物化/有机专业(导师:刘育教授) 2015.11-2020.06,助理研究员,天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2018.09-2019.10,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
天津大学胡文平/王以轩团队近年来围绕本征可拉伸功能器件和高分子材料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得到了性能优异的可拉伸聚合物电极材料和可拉伸光电器件。本文从平衡材料电学(载流子传输需求)和力学(可拉伸需求)性能这一难点出发,根据可拉伸器件在人机...
进一步地,文章探讨了显示器件的发展,包括本征可拉伸的有机电化学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变色器件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胡文平/王以轩团队针对应用于本征可拉伸电致变色器件的高性能薄膜电极,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导电聚合物塑化策略。他们与鲍哲南团队合作,成功制备出高亮度、高拉伸性的可拉伸全聚合物LED,为新一代假肢皮肤...
王以轩博士 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专业:有机超分子/高分子化学 EMAIL:yx_wang@tju.edu.cn 北洋***-青年骨干教师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天津大学沈志康奖教金获得者 研究方向: 1.高分子/超分子光电材料 2.超分子化学及自组装结构 3...
在前期工作中,天津大学分子光电重点实验室胡文平教授和王以轩副教授团队,发展了具有拓扑柔性结构的轮烷塑化剂,制备了高导电、高本征拉伸性的PEDOT:PSS薄膜(Science 2022, 375, 1411)。然而,原有方法依赖酸处理工艺提升薄膜导电率,对弹性基底、有机半导体等材料有潜在损伤,从而限制了其在多层光电器件制备中的应用。
经过合理设计掺杂剂的拓扑结构和化学结构,得到的薄膜导电率相比于之前报道的策略提高了2个数量级,并且通过直接光固化工艺可制备微米级线宽电极阵列。3月25日凌晨,该成果以《基于超分子拓扑网络的高导可拉伸有机生物电子》为题在线刊发于《科学》杂志,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天津大学王以轩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1、期望孩子做个有道德的人---王以轩 名字含义:聪明伶俐,一生清闲,安享福禄2、 清秀巧妙,多才伶俐
X-MOL学术平台,Top期刊论文图文内容每日更新,海内外课题组信息,行业新闻文摘,化学类网址导航,化学软件和数据库导航,及更多其他内容
天津大学胡文平/王以轩团队根据可拉伸器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功能,介绍了本征可拉伸功能器件的最新进展,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有机热电器件(oTEGs)、离子电池、纳米发电机(NGs)和超级电容器(SCs)、有机光电探测器(OPDs)、化学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