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 独坐在池塘像猛虎盘踞,绿杨树下养我的精神。春日里只要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胆敢发出声音? 【赏析】: 此诗作于一九O九年秋,16岁的毛泽东当时正在离家乡50多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东山书院不同于一县学馆,因为清代同治年间,出生...
原诗为: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 独自坐在池塘边上好像老虎蹲着,在树的绿荫下修养精神。 春天到了,如果我不先叫唤,哪个虫儿敢发出叫声来呢?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1910 年秋,16 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到五十里外的东山高等 小学堂读书。东山小学环境优美,背依...
解:“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中描述的动物是青蛙,青蛙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 故选: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
1910年在东山高小读书的入学考试中,曾写下了《咏蛙》一诗以言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写这首诗表现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 B. 此时是为了接受近代科学知识 C. 此时是为了更多地接触各层人民、了解社会 D. 流露出胸怀大志、立志...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就读时写的一首言志诗。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到离韶山冲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小学堂去读书。东山小学背靠巍峨苍翠的东台山,面对碧波荡漾的连水河,左右是宽广平坦的稻田。校园内树木青葱,春夏时节,...
七绝·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只青蛙,独自坐在池塘之中,如盘龙虎踞般稳如泰山,头顶上的绿色使她看起来更为修身养性。诗中的“我”指青蛙,如果青蛙不先开口,哪一个虫儿敢先鸣叫呢?“蛙”也代指毛泽东本人,他将自己自喻为青蛙,是首当其冲的第一人。
1、独坐池塘如虎踞全文: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2、译文:青蛙独坐池塘上如猛虎盘踞,头顶绿荫修身养性。春天来临如果青蛙不开口,有哪个虫儿敢争先鸣叫呢?3、“独坐池塘如虎踞”出自毛泽东的《七绝·咏蛙》,描述意思是青蛙独坐池塘上如猛虎盘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