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春于绿明月雪时”的意思是,如春天的大地一片碧绿,又如明月白雪交相辉映之时。 出处与背景: 此句出自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缜密》。 修辞角度: 以自然之景喻诗之境界。春之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象征着诗歌的盎然生机与活力。 明月照雪,清冷高洁,映照着诗歌深远高洁之意境。春与绿、明月与雪,两两相对,...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小提示:"犹春于绿,明月雪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明月 全诗 原文拼音版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释义】 要像春天之于绿色,明月映照着白雪之时。 【赏析】 万事万物自有其内在的脉络,却浑然一体难以寻找,刚刚捕捉到诗境的意象,却瞬间又产生奇妙变化。如流水、花开无迹可求,如早晨的露水遍润大地,思想越是悠远,思维越需幽婉绵密。用语不可啰嗦,立意切忌模糊呆滞,须如春天萌发的...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这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眷恋之情。犹春、绿、明月、雪,这四个词语分别代表了春天、绿意、明月和雪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犹春代表了春天的美好和温暖。春天是大自然中万物复苏的季节,草木萌发、百花争艳,处处洋溢...
1.通过介绍犹春、绿明月雪的意义和象征意义,为后文的分析打下基础。 2.探讨犹春和绿明月雪的异同之处,并深入探究它们在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价值。 3.分析犹春与绿明月雪的交汇之处,探讨这两者共同点所带来的新的意义和象征。 4.探讨犹春于绿明月雪时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包括对人们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5.对犹春...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译文】 作品里确实有真切的形貌,读起来细密而不见痕迹。诗歌的意象层层浮现,大自然已变为神奇。缜密的诗像水流花开,又如一陽一光下的露珠欲滴。主要的思路越是悠远,文笔的运行更...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犹如春天对绿色的深情厚谊,那明月对雪也怀有无尽的眷恋。每当雪落,明月便似乎变得更加明亮,它轻轻地洒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为这片被雪覆盖的世界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华。雪中的明月,它静静地挂在天际,与雪共舞,共同编织出冬日里最美的画面。那洁白的雪花在月光的映照下,仿佛闪烁着晶莹...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出自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 生僻却美得直击人心的古诗词-青青陵上柏-编辑于 2024年04月16日 01:08 000674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缜密》 一微尘里三千界,半刹那间八万春。 |宋·释心月《沈兼签记梦》 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 |宋·曾觌《壶中天慢·素飚漾碧》 ...
原文: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译文: 此中存有逼真痕迹, 如同不可确切晓知。 各番意想蓬勃欲生, 万千造化已足奇识。 春水畅流花蕾盛开, 清澈晨露未及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