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跑鞋中,李宁一般会在鞋头采用镭射冲孔工艺将一些当家代表科技打在鞋头部位,其中具代表性的属飞电鞋头的“䨻”字。 鞋口 鞋口是跑鞋开口的位置,主要是方便跑鞋穿脱,同时也起到一定固定脚的作用。 国产跑鞋像李宁超轻18代跑鞋在鞋口位置应用了植绒材料,利于穿脱同时,更加舒适稳定。 鞋舌 鞋舌主要为了方便穿脱...
在国内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回暖的背景下,安踏体育、李宁、特步国际、361度等头部运动鞋服品牌均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实现稳步增长。 难分伯仲,安踏主品牌收益险胜李宁 8月11日,李宁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140.19亿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13%。毛利较2022年同期的62.01亿元上升至...
特步的设计团队似乎总能准确地把握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让每一双鞋、每一件衣服都成为街头巷尾的流行符号。而李宁,则更注重运动与文化的结合,其设计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在运动中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传承。安踏和361度,则更偏向于实用主义,它们的设计简洁大方,不追求过多的装饰,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
例如 2023 年安踏全年营收达到 623.6 亿元,而李宁的营收为 275.98 亿元,特步为 143.455 亿元4。2024 年上半年,安踏集团收入增长 13.8% 至 337 亿元,李宁集团收入增长 2.3% 至 143.45 亿元,特步集团收入增长 10.4% 至人民币 72.03 亿元。这显示出安踏在整体营收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李宁和特步与之...
特步:专注跑步细分 相比李宁和安踏,特步的声音要小很多。这一点主要体量有限所致,根据特步集团2022年财报:其全年营收129亿元,全年净利润9.22亿元。论营收,差不多是李宁的一半,安踏的四分之一;论利润率,也较前两者为低。体量差异和品牌辨识度决定了特步既无法像李宁一样坚持走高端路线,也不能如安踏一样多...
在李宁时代,安踏默默无闻,仅仅是“晋江系”众多二线品牌的一员。安踏创始人丁世忠、特步创始人丁水波以及361度创始人丁建通,都出自福建晋江丁氏。这并非完全是巧合,而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代创业家们典型特征:同乡进入相同领域创业。第一批民营服装鞋帽加工厂,从代工做起。之后,跟着老大哥李宁学习国外模式。于是,签...
2021年,特步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成为继安踏、李宁之后第三个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国产体育运动品牌。这一年年底,特步宣布“五五规划”,计划到2025年,公司营收规模将达到240亿元。如今离25年越来越近,特步距离“目标”还有多远?01、突破百亿规模,特步冲刺240亿元 2022年,特步创造了公司上市14年来最高的收入年...
8月23日,安踏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总收入同比增长13.8%至259.7亿元,首次超过了耐克中国,问鼎中国运动鞋服品牌老大的宝座,是李宁营收的2.1倍。李宁想要追上安踏,中间差着2.38个特步,上半年李宁和特步的营收分别为124.1亿元和56.8亿元。 安踏和李宁的差距,是从2012年开始拉开的。这一年,包括李宁在内的诸多运动鞋服品牌...
首先,是市值与营收的天花板。在多元化布局的安踏、李宁面前,特步虽为行业老三,市值却远不及前者。 据「螳螂观察」了解,目前安踏总市值达到2366亿港元,李宁为1669亿港元,特步仅为237亿港元。换算来看,特步市值大约只是李宁的1/7,安踏的1/10。 这是由于单品类的策略很难创下更广的效益,谁都知道单腿跑步的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