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谛(Dukkha):根据对现实的深刻观察,佛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即所谓“苦谛”。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把“苦”分为十一种:生、老、死、愁、苦、忧、恼、怨憎...
渴望得到的东西往往难以触及,而深爱的人也可能会因种种原因离我们而去。此外,与不爱的人共度一生,更是充满了怨憎与无奈。·第三种苦,即五蕴炽盛。当人的欲望过于旺盛,不断地追求各种事物,这种贪得无厌的人生往往难以带来真正的快乐。因为对世间万物都渴望得到,所以才会感受到种种痛苦。
怨憎会苦爱而不能就会变成怨,爱而不得就会变成恨,这些怨恨不仅对自己有伤害,对旁人也会造成伤害。对事物的贪恋,七情六欲是我们痛苦、怨恨的根源。与不喜欢的事物待在一起,怎么也无法摆脱,令自己非常的痛苦!可是人一旦对某种事物有了怨恨,产生了憎恶,会想要离得远远的,可是有时候即使你憎恨那件事物,迫...
佛法告诉我们,贪嗔痴是三毒。这是造成烦恼痛苦的根源。人生的八苦都是由贪嗔引发,生老病死之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蕴炽盛苦。而愚痴,是不能正确看待事物的本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尤其认识不到我执,是所有烦恼痛苦的总根源。苦集灭道,人生是苦,苦谛,要认识苦的真理。“集”就是烦恼...
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
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是精神上的痛苦。而《东宫》占了三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五阴又称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炽盛苦是八苦中的最后一个,也是前七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的根本原因,五蕴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身心都是众缘和合所成,无常败坏。五蕴炽盛,是说我们众生一直都炽然的贪爱自己的身心,这种执著就如同猛火一直燃烧却不曾...
佛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天龙八部》之中,人人都纠结于这八苦之中,不得解脱。八苦中,生、老、病、死不受人的意志影响,五蕴炽盛是前七苦根源,爱别离、怨憎会、...
怨憎会指的是与怨恨和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则是和亲爱的人分离,同样也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炽,火热也;盛,众多也;阴,障蔽也,意思是这五种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求不得,是指想得到的东西却总是得不到,又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