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棹:飘浮在空气里的词语可以定义那个地方。假如要搭建一角有实感的、19世纪上半叶的广州,粤方言是一个必选项。《潮汐图》的粤方言其实是“方言的虚拟”,是一种高倍稀释的喷雾。喷雾配方是需要反复斟酌、试验的——采取何种浓度?使用何种溶剂?“汉语”的内容、内涵太丰富了。澎湃新闻:还能感受到,语言风格在...
快点击[5《潮汐图》林棹 .epub]打开它吧,保证是想要的。 你是不是还喜欢什么相关的东西,快和我说说~
所以,《潮汐图》其实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当代小说,它目之所及的是现代的世界,我们的世界。” 他还认为,《潮汐图》是一个理解了虚构的人才能想象出来的虚构之物,“虚构不是瞎编,是要找到悬挂和思考想象的一个点,只要找准这个点,其他的甚至都可以纪实。林棹找对了这个点,她跟读者达成了契约,我们信任巨蛙讲述的一...
从《流溪》到《潮汐图》,林棹看待世界的信条之一似乎都借《潮汐图》里那个给巨蛙讲故事的女孩点出:“在这人世间,除了故事,我们一无所有。”联想某次对话里林棹提到的一个基本观点,“一切都是虚构的”,再回到她作为小说家的身份——如果存在一种求真的极限,在林棹这里或许能找到虚构的极限。故事身穿层层虚构...
作者简介| 林棹 1984年生于广东深圳。2019年,她的首部长篇小说《流溪》首发于文学杂志《收获》并于2020年4月出版,202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潮汐图》。 刘杨:各位同学,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潮汐图》。这本书就像大海的潮汐一样,作者...
林棹,1984年5月生于广东深圳。中文系毕业。从事过实境游戏设计,卖过花,种过树。 林棹长篇《潮汐图》首发2021-5《收获》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想象巨蛙,告别巨蛙:一次事先张扬的虚构 文/黄月 去年林棹说起下一部作品的主角会是一只清...
林棹凭《潮汐图》获第五届理想国文学奖,王德威称其面向无限海洋空间,开启创造世界新可能 2022年第5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昨日下午揭晓。青年作家林棹以作品《潮汐图》获得首奖。林棹的获奖感言是墨西哥小说家卡洛斯·富恩特斯的一句话——在我们拥有世界之前,首先要拥有我们自己。本届文学奖评委团由梁永安、林白、...
小说《流溪》里,林棹写一种“弯弯绕绕”的叙事,主人公张枣儿口述的前半生变得虚实难辨,分不清哪部分是她亲身经历的,哪部分是她臆想的。《潮汐图》也要经历一番关于虚实的揣度,尤其小说写到博物学家、夜的主人H面向众人讲一段自己创作的巨蛙的来历,听众里的“你”开始怀疑眼下的一切并非现实,“你开始怀疑你和他...
19日在北京发布的2024年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海外馆藏数量最多的中文图书是作家林棹的《潮汐图》。 报告指出,2024年度被30家以上海外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有10种,比上年度增加2种。10种图书都属于中国当代文学,这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当代文...
《潮汐图》的意义恰恰就是冲击了过往成见里“中心”和“边缘”的概念,让读者看到南方文学的新可能性。林棹曾表示,小说最初的主人公是生活在十九世纪早期的广东女性。但她很快发现,当时女性实际的生活处境会让小说非常受限,最后她终于找到“蛙”作为主人公——蛙非人,又是两栖动物。因此它能更自由地穿梭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