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立德:《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一、 族群理论与满文档案在中国学术界,清史与满族史似乎是绝然分开的两个领域,而学术界似乎也有不成文的惯例,清史研究中甚少涉及满族史问题,满族史研究也似乎游离于清史之外。王锺翰先生是中国当今在世的清史大家,是将满族史与清史有机结合进行研究的少数专家之一。...
内容提示: 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 ――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 Mark C. Elliott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孙卫国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广义的清史一直是西方研究的重点,费正清创立的...
欧立德著《满洲之道:八旗与晚期中华帝国的族群认同》 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满洲统治者在整个清王朝一直处于政治支配者地位.关于满族史的比较传统的一类看法,往往将满族形成的时间定位于1644年清军入关之... 孙静 - 《历史研究》 被引量: 11发表: 2005年 评欧立德《乾隆帝》之得与失 美国学者...
满洲之道与满族化的清史 ――读欧立德教授的《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 Mark C. Elliott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孙卫国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广义的清史一直是西方研究的重点,费正清创立的“刺 激-...
八旗制度汉军八旗八旗驻防清朝统治者民族认同立德满汉满洲八旗近代中国五十年代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广义的清史一直是西方研究的重点,费正清创立"刺激一反应论",解读清代后期近代中国的历史,产生了广泛影响。尽管现在这种观点已经受到各方面的批评,但其开创之功,依然不可忽视。随之他的后继者们,在这个领域内也作出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