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指人体淹没或浸没在液体(多为水)里时,经历呼吸道受损、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的过程。全球每年约有372000人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约有57000人。溺水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致死原因。男性溺水是女性的3倍。溺水后,液体可迅速进入呼吸道和食道,从而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头痛、头晕...
淹溺患者出现神志丧失、呼吸停止或大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临床死亡状态。近乎淹溺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与溺水持续时间长短、吸入水量多少、吸人介质的性质和器官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一)症状 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溺人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和...
1.溺水者清醒,有呼吸有脉搏。施救者应立即呼叫120,在一旁陪伴并为溺水者保暖,随后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溺水者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施救者应立即呼叫120,清理溺水者口鼻异物,并将其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同时,密切观察溺水者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1、脱离溺水环境:首先需要施救人会游泳。若不会游泳,可以向溺水者扔绳子、棍子等将溺水者拽上岸。2、通畅呼吸道:将溺水者放平,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腔中的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溺水时间较长,并出现了呼吸停止,此时马上将其放平,把他的呼吸道打开,...
2021年全国死因监测数据也显示,溺水是1-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15-29岁青年人的第三位死因。溺水救援争分夺秒,危险预防更应时刻在心。海边度假、山野溯溪是许多人的心头好,却也暗藏着不容忽视的溺水风险。面对平静、清浅的水面和冰面都不可掉以轻心,远离危险是预防溺水最好的方式。省流版 1. 面对离岸流,...
溺水(落水)、淹溺 溺水(落水)、淹溺,是指人的面部,关键是口鼻长时间的没入液体中,液体和其悬浮物大量的灌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痉挛,导致急性肺通气、换气功能的障碍,最终导致窒息和缺氧的综合征。 别名:溺死 英文名: 发病部位: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就诊科室:急诊科...
溺水,俗称淹溺,是指在游泳时或者失足落水时发生的严重意外伤害,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 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单独在水边玩耍。没有会游泳的人陪伴,不要独自下水。最好由安全员带领。游泳时间不...
1、会游泳者溺水一般是由于小腿腓肠肌痉挛所致,应平心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并慢慢游向...
溺水即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或者其他液体中,水,泥沙,杂草等堵塞呼吸道或因反射性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引起通气障碍而窒息,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危机状况。 01 溺水的原因 (1)不会游泳意外落水; (2)在游泳过程中,时间过长力气耗尽或受冷水刺激发生肢体抽搐或肢体被植物缠绕等; ...
干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冷等)引起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溺水者的10%。湿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塞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病人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湿性溺水约占溺水者的90%。淡水淹溺可导致肺不张。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