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互贯通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汲取中华文化精华而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华文化因融入伟大时代精神而更好地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展现永恒魅力。朱宏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海创作了聚焦红色文化的《诞生地》、聚焦海派文化的《大上海》等重磅纪录片;近期他们即将启动聚焦江南文化的大型系列纪...
我们可以说,作为近代上海城市文化概称的海派文化,是以明清江南文化为底蕴,以流动性很大的移民人口为主体,吸纳了众多其他地域文化(包括岭南文化、八闽文化)因素,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某些元素而形成的、代表中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新文化。 红色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关联 红色文化是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在不同分类意义上...
上海致力打造最美文化空间,凸显文化地标独特魅力、激活公共空间文化活力、提升历史文化风貌新体验,推动文化与科技、教育、金融等融合发展。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注重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发展时尚文化,全方位塑造“魅力上海”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的标识度,向世界更好展现中国风、东方韵。
讲座中,苏教授提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与包容性的特点,通过江南文化的本土根源、从江南的上海到上海的江南、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海派文化的诞生、红色文化源流与传播这四大板块,介绍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之间...
【龚正: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挖掘时尚文化潜力,加快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1月27日上午,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上海市政府在世博中心蓝厅举行记者招待会,上海市市长龚正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龚正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上海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文化建设提出的新定位...
一部上海文化演进的历史,依次出现了三种文化形态,即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当然,这三种文化形态的递嬗,并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一种传承与层层递进的关系。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母体和底色,海派文化赋予江南文化“现代性”;红色文化是海派文化的灵魂,它以海派文化为内在景深,又决定着海派文化的历史走向。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4月29日电(记者许晓青、孙丽萍、吴霞)正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上海,近日明确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打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国内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文化,是城市发展...
在会上,熊月之从文化层面指出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其主旨报告《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特点及其与红色文化的关联》是对上届会议关于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历史必然性的进一步展开。在熊月之看来,江南文化中有六大因素影响了后来海派文化的发展,它们分别是民性聪慧、灵活而刚毅、坚韧;崇文...
吴海勇:江南文化中的骨鲠、勤勉与创新,海派文化中的商业特性、国际要素与务实作风,红色文化的理想信念、奋斗牺牲与开创进取,三者源流有序、前后照应、层层递进,可以在手艺传承、典籍整理、文化研究、影视文化等方面进行不同层面的创作与传播,三层文化叠加,继而打造“最忆江南、最潮海派、最红上海”的上海文化样本。
有人说,在上海,江南文化是高地,海派文化是高原,红色文化是高峰。上海面积不算大,却被誉为“大上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断形成和丰富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城市品格。 对于上海的包容,陈望道有一段话讲得很生动。他说,自己与陈独秀、施存统等人,都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