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存货)/流动负债=(x-n)/y<1,即x-y>0,x-y-n<0;②在以现金支付应付账款之后,流动比率′=(x-m)/(y-m),速动比率′=(x-m-n)/(y-m);③分别做差可得,流动比率′-流动比率=m(x-y)/[y(y-m)]>0,因此流动比率变大,速动比率′-速动比率=m(x-y-n)/[y(y-m)]<0,因此速动比率变...
一、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合适范围 1. 流动比率 a.合适范围: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较为理想,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因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策略等因素有所差异。b.原因:流动比率为2:1意味着企业每1元的短期债务都有2元的流动资产作为保障。这为企业提供了足够的缓冲,以应对可能的资产价格波动或债务偿还需求。2. ...
几乎没有应收款项,速动比率低于1也属于是正常状况,而一些应收账款比较多的企业,则速动比率也会大于1...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的变现能力,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为 2:1 被认为是合理的。 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速动资产(即未计入存货后的流动资产)相对于流动负债的变现能力,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为...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速动比率应在1:1以上。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速动比率1:1,表示现金等具有即时变现能力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等,可以随时偿付全部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在1.5-2之间,速动比率在0.8-1之间是比较理想的。当然,除了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其他财务指标和经营状况,如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收入增长率等,才能全面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状况。同时,在日常经营中,企业也需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水平,以保障企业的...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计算公式和意义等方面。 先说结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较好,然其数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当然更不能低于这个数值。 概念和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流...
一般而言,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较为合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用来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的指标,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这个标准值为:2:1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这个标准值为: 1:1 一般说来,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
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的合适值分别为:速动比率一般维持在1比较合适。这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存货扣除后,还能快速支付债务。它表明企业在不依赖存货的情况下也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如果这个比率过高,可能意味着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不高;过低则可能面临短期偿债能力不足的风险。流动比率一般认为在2到3比较合适。
(2)速动比率以速动资产作为清偿债务的保障,但速动资产并不完全等同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因为速动资产中也存在难以短期变现的因素,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应收账款。 (3)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一样易被粉饰: ①速动比率>1,如果某项业务导致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同时增加相等金额,则速动比率下降 如果某项业务导致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