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落成的巨幅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以精练的人物造型和富有史诗感的构图呈现了云南傣族泼水节的盛况。作品一经问世便引发社会热烈反响,也让人们记住了创作者的名字——袁运生。1937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的袁运生,无疑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一颗耀眼的明星。从才华横溢的学生到蜚声国际的艺术家...
《水乡的记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表示,1980年,袁运生先生绘制的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开时代之先河,轰动全国,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复苏的标志性事件。“袁运生先生早年便认识到中国传统在中国艺术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吸收。二十余年间,袁先生带领学生走遍中国的石窟寺庙,调...
1979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落成,中央美术学院组织美术家给候机厅创作壁画,同年 10月一组中国壁画完成,引起了国内和国外的强烈反响。其中最具争议的,是画家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壁画,袁运生大胆画了正在沐浴的裸体傣族少女,他结合中国传统重彩形式和西方油画语言,精炼夸张造型和民间叙事史诗节奏,描绘西双版纳...
《袁运生的历程》画展在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式开展。走进展厅,观众进门后看到的第一件作品,就是1979年袁运生绘制的北京首都机场国际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复制画。此次壁画创作直接来源于袁运生1978年赴云南采风的经历,根据傣族民俗,人们在泼水节这一天相互泼水,象征着圣洁的洗礼和互致吉祥美好的祝愿...
原文链接: 守护“20世纪的敦煌” ⑥ |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在线纪念展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袁运生)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委托的大型壁画创作工程。它开启了中国公共艺术的…
1978年,袁运生为创作《幸福的泼水节》连环画赴云南采风数月,这次采风的素材同时也被用于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的创作,结合中国传统重彩形式和西方油画语言,运用多视角的构图、精炼夸张的造型和民间叙事史诗般的节奏,描绘西双版...
作品:《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壁画作者:袁运生(1937年) 壁画材质:玻璃马赛克镶嵌 壁画尺寸:长29.8米,高3.7米 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描绘了云南傣族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傣族神话故事中,傣家七姐妹凭着勇气与智慧战胜恶魔,象征着人...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泼水节”是生活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傣族同胞的一个传统节日。过节时,男女老少不分彼此,相互泼水嬉戏,以此互致祝福。根据当地人的传说,历史上曾经有一个恶魔,常常...
袁运生,1937年4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1962年至1980年分配至吉林省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工作,1979年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1980年调至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工作,1982年至1996年,赴美讲学并客居纽约,1996年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曾任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主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