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林首先提出了法权感渊源的二者择一的问题,即法权感是产生于历史还是天赋。耶林驳斥了是自然赋予人类某种特殊装备的观点。他认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理解并出于自我保存的本能为自己的生存发现必要的道德与法律上的秩序。他从三个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即自然的角度、历史的角度与心理的角度,在心理方面他分析了法权...
法权感的产生读后感作文一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本课外书叫《法权感的产生》,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很枯燥的法律书,没想到里面讲了好多有趣的小故事。有个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说古代村子里分田地,大家为了公平想出了抽签的办法。这让我想起上周我们班选值日组长,有人提议投票,可小美说应该轮流当才公平。当时我心里...
耶林还考察了儿童社会化的过程,即道德感的习得。这种道德感是通过周围环境的作用形成的,身处不同环境中的人道德观也因此不同。法权感是通过人的抽象能力获得的,无意识的抽象活动导致了法权感先于那些已经存在于法律之中的法权原则,也因此法权感是领先于法律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把握法律本身。 实践的动机:实现法权感...
法权感 的产生 [德]耶 林 王洪亮译 米 健校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内容提要:耶林晚年的法律理论是一种古典的、人类历史的法律进化论模式,该模式出现在其思想成熟期的诸多著作中,但只有在该报告中,以耶林雄辩的口才才得以系统地展示。耶林首先提出了法权感渊源的二者择一的问...
#重印好书# 《法权感的产生》本书是耶林最重要的演讲稿之一。 耶林首先提出了法权感渊源的二者择一的问题,即法权感是产生于历史还是天赋。耶林驳斥了是自然赋予人类某种特殊装备的观点。他认为,人能够凭借自...
“ 法权感、我这里所讲的意义上的道德感( das sittliche Gefǜhl) 或法权上( rechtlich) 与道德上的真理内容是一个历史的产物;法权原则( Rechtssätze) 、法律设置、道德准则规范不是被这种感觉所预先规定的, 而是生活的力量、实践的需要使这些设置产生了。” (2) “经验相关联的理解( Verstand) 在其中运...
作者指出,法权感的产生源于人类对秩序和规则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法权感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体权利的重要工具。作者对法权感的演变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法权感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简单规则,到现代的复杂法律...
法权感实乃法律体系的最具影响力的内核,而法权感的产生及其逻辑结构则是法哲学研究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声音(31)评价(0) 正序|倒序 31 法权感演化成为法律之诸条件,及法权感的功能 58 2023-03 30 法权与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历史的 42 2023-03 29 ...
所属专辑:法权感的产生(耶林著) 音频列表 1 法权与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历史的 42 2023-03 2 耶林从自然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心理的角度分别论证法权感理论 44 2023-03 3 耶林与《法权感的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漫漫产生了道德) 43 2023-03 4
当当梦溪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法权感的产生(德国法学名家名篇)[德]鲁道夫·冯·耶林 著商务印书馆9787100117579》。最新《法权感的产生(德国法学名家名篇)[德]鲁道夫·冯·耶林 著商务印书馆9787100117579》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