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myiidae 中文属名:泉蝇属 拉丁属名:Pegomya 拉丁种名:kiangsuensis 定名人:Fan 年代:1964 中文名:江苏泉蝇 原始文献 昆虫学报 13(4): 615, 图 5-7 模式产地 江苏(南京下蜀)。生境 寄主植物:国内分布 江苏(南京,下蜀), 安徽, 上海, 浙江, 湖南。资料来源 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三十七册。
成虫枸杞泉蝇的形态特征独特,体长约为5.5毫米,全身呈现出灰色。触角的颜色为橙黄色,尖端带有些许褐色,基部较粗。口器和下颚须为黄色,侧额呈白色,拥有四对侧额鬃,间额为橙色,口缘鬃则有两对。雄性成虫的复眼位于单眼区前方,且接近,间额的下半部分可见。其足部各部位如腿、胫节为黄色,跗节...
温度对竹笋泉蝇发育速度影响较大,湿度明显影响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虫的存活,骤然的天气变化会引起竹笋泉蝇的大量死亡,卵和初孵幼虫的死亡率可高达95%。 防治方法 1.挖除受害的退笋,切去被害部分,杀死幼虫。 2.对用材竹林用25%二二三乳剂150~2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500――2000倍液喷射林地,出笋前喷1次,出笋...
卵形态特征:竹笋泉蝇的卵呈长圆筒形,长度为1.5毫米,颜色为乳白色,有光泽。卵排列呈块状。幼虫形态特征:竹笋泉蝇的幼虫呈蛆状,长度为9毫米,前端细,末端粗,末端呈截形。头部不明显,口器呈黑色钩状。一龄幼虫为乳白色,尾部有两个黑点。二龄幼虫颜色为淡黄色,尾端逐渐变为黑色。老熟幼虫...
竹笋泉蝇(Pegomyia phyllostachys Fan)又叫毛笋泉蝇、笋实蝇、笋蛆,属双翅目花蝇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可以为害毛竹、淡竹、刚竹、桂竹、旱竹、石竹、苦竹等竹类。简介 以幼虫蛀食竹笋,使内部腐烂,造成退笋。形态特征 成虫 长约5~7mm, 额带黑色,复眼紫褐色,单眼3个,橙黄色,胸部背面有3条深色纵纹...
云南泉蝇 云南泉蝇(学名:Pegomya yunnanensis)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花蝇科泉蝇属的动物。
在种植冬笋的时候,冬笋泉蝇是主要的病害虫之一,想要防治,可以挖除受害的笋,并且把受害的部分切去,这样可以杀死幼虫。而且也可以用喷药的方式杀死害虫,在出笋前喷一次百虫晶体,在出笋之后每10天继续喷,一次连喷2~3次,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到杀虫保笋的作用。而且密度比较大的话,成虫出现的时候也...
中国泉蝇属种团研究(双翅目:花蝇科)
竹笋泉蝇,学名PegomyiaphyllostachysFan,也被称作毛笋泉蝇、笋实蝇和笋蛆,属于双翅目花蝇科的一种昆虫。在中国,竹笋泉蝇分布广泛,存在于各省份,对多种竹类植物构成了威胁。竹笋泉蝇对竹类的破坏主要通过其幼虫阶段。幼虫以竹笋为食,它们钻入竹笋内部,啃食竹笋内部的组织,导致竹笋内部腐烂。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