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永玉的小说中,我们看到了福克纳式的以家乡小城为圆心的文学地理构建,普鲁斯特式的将点滴回忆汇成历史长河的书写实践,更有着如沈从文一样的对湘西风土人情的“爱、怜悯与感恩”——这是沈从文对黄永玉的寄语,也是黄永玉想要刻在墓碑上的三个词。可以说,沈从文与黄永玉两代人各自谱写出一幅“优美、健康、自然,而又...
我尊敬的前辈聂绀弩先生,因为他从来是个左派,几十年来跟沈从文有着远距离的敌视。六十年代初,绀弩老人从东北劳改回来,从我家借走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沈从文作品选,过了几天,绀弩先生在我家肃穆地对我说: “我看了《丈夫》,对沈从文认识得太迟了。一个刚刚二十一岁的青年写出中国农民这么创痕渊深的感情...
总之,沈从文对黄永玉的评价,是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其艺术精神与生命态度的深刻洞察。黄永玉的艺术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他用自己的才华与汗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以敬畏之心去欣赏黄永玉的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与哲学思考,让艺术之光照...
说沈从文,似乎很难绕过黄永玉,这对生于凤凰的表叔侄,身上都有一种传奇色彩:沈从文14岁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小学未毕业,却成就了现代文学史及文化史的著述奇观;黄永玉仅受过小学教育,12岁开始四处流浪,在漂泊中寻找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成为精通画、刻、...
一年后,受表叔沈从文邀请,他带着妻儿到北京参与百废待兴的建国文化事业。到北京以后,黄永玉到中央美院任教,空余时间他可以安心画画,漂泊生涯告一段落。然而,一场政治风波的到来让人措手不及,紧张万分。黄永玉一幅猫头鹰的作品给他带来无妄之灾,四周压力重重。在黄永玉生日当天,他被质疑拷问,活生生遭受了224下...
沈从文、黄永玉、卓雅的人生及为文学、艺术创作经历,是这一文化情结最好的诠释。沈从文:逃离与回归 凤凰县沱江畔,听涛山脚,一块墓碑上书写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要回到故乡”。这是黄永玉为其表叔沈从文题写的碑文。1923年,沈从文21岁,在湘西部队当司书,因向往新文化和新文学,离开湘西,来到北京,...
黄永玉在回忆这个“一生不相信权力,只相信智慧”的表叔时曾提到,“文革”高潮时,久未见面的叔侄俩某天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沈从文装作没看到他,擦身而过。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对黄永玉说了4个字:“要从容啊!” 在很多人看来,沈从文身上的这种淡然,很大程度源于他有一个强大的“自我”,知道如何判断自身与周...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常德,祖籍是美丽的湘西边城凤凰,而写下名作《边城》的著名作家沈从文,是其祖父的妹妹之子,也就是他的表叔。他曾经在自己的书籍《沈从文与我》中,讲述了两人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沈从文(左)与黄永玉(右)(图源:海南日报)沈从文不仅是黄永玉的表叔,也是其一生的领路人,他鼓励...
他笔下的沈从文,善良从容 他钦佩表叔精神层面的坚韧,欣赏表叔从容不迫的人生姿态 上书房:黄永玉这样一个“宽广而好奇”的人,又怎样评价他的表叔沈从文呢?张新颖:沈从文是黄永玉写得最多、写得最丰富生动的一个人物。黄永玉不时在文字中流露,他钦佩表叔精神层面的坚韧,欣赏表叔从容不迫的人生姿态。黄永玉写沈从文...
沈从文走后,黄玉书仍留在常德河街,那年夏天,他与杨光蕙在常德河街结婚。 一年后,也就是1924年8月9日(农历七月初九),他们的长子在常德河街出生,那个孩子就是黄永玉。 手写件 2004年8月29日,黄永玉在常德芷园宾馆接受常德日报记者采访时,写下“我的人生从常德开始”,并写下了他的名字和农历生日。崔建湘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