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安 |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 7月8日下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应邀为暨南大学第十七期传媒讲习班带来题为《情动、物质与当代性》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一果主持。 / 汪民安授课 / 曾一果主持 汪民安梳理了斯宾诺莎、德勒兹、海...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这本书是汪民安老师的新作,与之前的《身体、空间后现代性》相呼应。虽然这是一本论文合集,但汪老师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丝毫不逊于任何一部精彩的小说。书中的理论非常硬核,涉及哲学基础理论,如物与人的关系、人对物的认识、商品价值、哲学时间的概念等。汪老师引用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推导出...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是汪民安教授的论文集,涵盖了其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由于汪民安老师对理论研究的兴趣,这些论文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情动、物质和当代性。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培根与当代艺术的肉身转向》讨论了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巴洛克:完全的世界》则从物质的角度探讨了艺术背...
近两年,汪民安有多部著作面世,除《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和《论家用电器》为再版外,还新出版了《论爱欲》和《情动、物质与当代性》。这四本书直接体现出作者个人理论兴趣的演进,也展露出近二十年哲学思潮的变化。在2005年出版的《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中,作者聚焦于身体、空间和后现代性三个主题,用身体...
🌟汪民安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系教授,专注于批评理论、现代艺术和文学研究。他的新书《情动、物质与现代性》收录了他对当代文化探险的14篇论文,主题涵盖“情动、物质与当代性”。💭书中,汪教授开篇探讨“什么是情动”,并从斯宾诺莎、德勒兹、尼采等哲学家的角度,批判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分”观点,强调人是“身心...
本文选自《情动、物质与当代性》(汪民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感谢汪民安老师授权文艺批评转载! 汪民安 何谓赤裸生命 一 今天的生命(life)概念,在古希腊则有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是zoē,一个是bios。zoē指的是生物学上的生命,它仅仅意味着活着的...
📚 这本书是汪民安当代文化研究的全新力作,围绕“情动、物质和当代性”三大主题展开。书中重新审视了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物质、语言和艺术,三大主题相互关联,共同揭示文化问题对人的情感、文学、艺术和商业的影响,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这场打破旧有理论框架的文化研究盛宴中,汪民安引出了令人深思的质询:...
Ⅲ 当代性 什么是当代 游荡与现代性经验 何谓赤裸生命 从国家理性到生命政治 再现的解体 :福柯论绘画 后记 后记 这本书是我近几年的论文合集,但这些论文之间并非没有关联。就像书名所表明的,它涉及到情动,物质和当代性等几个主题。情动和物质是今天两个竞争性的理论潮流,前者以一种迂回间接的方式重新将目光投向...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三个主题:情动、物质和当代性。正如其标题所述,这三个主题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非常有必要探讨。汪老师认为情动是一个人的存在方式,所谓情动就是情感的变化,是存在之力或行动之能力的连续流变。这一见解建立在斯宾诺莎和德勒兹的理论之上。在他们看来,人就是一部情感自动机,情感、欲望、意志...
在这个世界上,情感和物质似乎是最为珍贵的两样东西。情感能够撼动山河,而物质则能满足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需求。汪民安的《情动、物质与当代性》这本书,用哲学理论深入探讨了现实生活中的这三个核心主题。 情动:欲望与情感的流动 🌊汪民安在书中总结了多位哲学家对情动的看法。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行为是一种欲望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