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王面对一位乡间老妪的所说所为,感慨很深,他觉得江乙的母亲如此贤能练达,她所教养的儿子也一定是个智慧之人,便下令召回江乙,委以重任。江母多谋而善喻的故事,被收入了《古列女传》,《诗经》也曾歌颂她,有“猷(谋划)之未远,是用大谏(讽喻)”之句。
@古诗词助手江乙之母亡布八寻的下一句是 古诗词助手 “江乙之母亡布八寻”的下一句是“指责令尹,辞甚有度”。这句诗词出自与“楚江乙母”相关的故事,全句大致讲述了江乙之母因家中丢失布匹而前去拜见国王,并巧妙地指责令尹(楚国的执政官)治理不善,使得盗贼横行,连自家的布匹都被盗了。她的言辞很有分寸,既...
楚大夫江乙之母也。当恭王之时,乙为郢大夫。有入王宫中盗者, 令尹以罪乙,请于王而绌之。 处家无几何,其母亡布八寻 ,乃往言于王曰:“妾夜亡布八寻,令尹盗之。”王方在小曲之台,令尹侍焉。王谓母曰:“令尹信盗之,寡人不为其富贵而不行法焉。若不盗而诬之,楚国有常法。”母曰:“令尹不身盗之...
1译文求翻译,指明翻译出处楚江乙母楚大夫江乙之母也.当恭王之时,乙为郢大夫.有入王宫中盗者,令尹以罪乙,请于王而绌之.处家无几何,其母亡布八寻,乃往言于王曰:“妾夜亡布八寻,令尹盗之.”王方在小曲之台,令尹侍焉.王谓母曰:“令尹信盗之,寡人不为其富贵而不行法焉.若不盗而诬之,楚国有常法.”...
楚江乙母 江乙是楚国人,担任郢(楚国都城)大夫,王宫失窃,令尹向楚王建议,把江乙罢职。江乙罢职不久,他家丢了八寻布。江母去面见楚王,说道:“我丢了八寻布,是令尹大人偷去了。”(一寻是八尺。)当时令尹正在楚王身旁,楚王笑道:“果真是令尹偷去,我不会袒护的,如果不是他做的,楚国可是有诬陷...
周楚江乙为郢大夫。有入王宫盗者。令尹以罪乙。请于恭王。绌之。无何。其母亡布八寻。遂见王。言令尹盗之。王不信。母曰。令尹不身盗之也。乃使人盗之。令尹耳目不明。盗贼公行。是故盗得盗妾之布。与使人盗何异。王善其辞。命吏偿布赐金。母曰。妾岂贪货而干大王哉。怨令尹之治也。遂去不受。
这是《列女传。楚江之母》的最后一段话“江乙失位,乙母动心,既归家处,亡布八寻,指责令尹,辞甚有度,王复用乙,赐母金布。”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求采纳 江
机智劝谏楚王的江乙之母 912024-01 3 用言辞免除父亲罪责的齐伤槐女 992024-01 4 勇敢机智救丈夫于危难的晋国工匠之妻 832024-02 5 据礼自救的楚野辩女 892024-02 6 自救免罪的赵佛肸母 1232024-02 7 既通达人情又通晓礼仪的阿谷处女 972024-02 8 通达事理且能言善辩的赵津女娟 1152024-02 9 让“昏君”...
楚大夫江乙之母也。(这里说的是,楚国大夫,江乙母亲的事迹)当恭王之时,乙为郢大夫。(楚共王(公元前600年-公元前560年),芈姓,熊氏,名审,楚庄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60年在位。楚共王年幼即位,由重臣子重专政。公元前590年,发生"子重之乱",大夫申公巫臣逃到晋国,成为谋士,这是"楚...
《德女如兰》贤明篇之晋范氏母 38 2019-03 2 《德女如兰》贤明篇之楚江乙母 38 2019-03 3 《德女如兰》贤明篇之李母退米 33 2019-03 4 《德女如兰》贤明篇之齐田稷母 45 2019-03 5 《德女如兰》贤明篇之彭陈辞姻 36 2019-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