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郎官考辨
“道逢使者汉郎官”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道逢使者汉郎官”全诗《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宋代 黄庭坚曹侯黄须便弓马,从军赋诗横槊间。阿瞒文武如兕虎,远孙风气犹斑斑。昨解弓刀丞太仆,坐看收驹十二闲。远方不异辇毂下,诏遣中使哀恫鳏。吾...
藏书周太史,襆被汉郎官。朗读 0喜欢 出处出自明于慎行的《三月廿八日葛龙池朱讷斋二工部冯琢吾葛凤池二太史同游城西黄侍中园林看花四首(其二)》拼音和注音 cáng shū zhōu tài shǐ , fú bèi hàn láng guān 。 小提示:"藏书周太史,襆被汉郎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三江吴故国,百里汉郎官。朗读 0喜欢 出处 出自宋王介的《送张君宰吴江》拼音和注音 sān jiāng wú gù guó , bǎi lǐ hàn láng guān 。 小提示:"三江吴故国,百里汉郎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
秦、汉,郎官属郎中令(汉武帝改为光禄勋),员额不定,最多时达五千人,有议郎、中郎、 郎官第侍郎、郎中四等。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亦随时备帝王顾问差遣。初以任子(因父兄功绩得保任授官者)、赀选(以有相当财产得任官资格者)为充任,武帝从董仲舒议,始使郡国每年保荐孝廉为...
道逢使者汉郎官,清溪弭节问平安。 天子命我参卿事,奋然相对亦可欢。 回波一醉嘲栲栳,山驿官梅破小寒。 查看所有黄庭坚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使者 使者(shǐzhě)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 messenger 欢迎来自亲密邻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 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
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官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部长、副部长级别。侍郎
持节不屈的苏武,昭君出塞再也没有回过长安 | 持节守国的郎官苏武(前140年~前60年),他40岁出使匈奴被扣留,遭受匈奴贵族多次威逼利诱仍初心不改,后被迁到北海边放牧,最终留居匈奴19年、历经艰难万苦才回国。即使是在一个强盛的汉朝,也存在像苏武这样被困漠北寒风中19年的大臣。而昭君出塞(公元前33年),从此再...
受任已过唐刺史,结衔犹是汉郎官。, 出自宋诗人张咏的《寄潭州刘郎中》 宦途声称旧便蕃,朝列皆推比竝难。 受任已过唐刺史,结衔犹是
无论什么官,都要回家丁忧。丁忧”,又称“丁艰”,是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有内、外之分,遭母丧称为“丁内艰”,遭父丧称为“丁外艰”。丁忧在中国古代是官员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则之一,违反者受到处罚,甚至削职不用。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产生了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丁忧丧俗即“始死,三日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