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就是说什么都要经历从 量变到质变!!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
【题目】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译文: 答案 【解析】 【解析】 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固其根,根深方能叶 茂;要想水流长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源远才能相关推荐 1【题目】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分析】首先找到题干中的设问“此语说明”,其次根据材料的关键词“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概括材料的主旨,考查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句古语说明( ) A. 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 B. 局部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
求木之长者,必__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__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__其德义。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积浚固 B. 固积浚 C. 固浚积 D.
本题,“谏太宗十思疏”意思是“劝谏唐太宗十条劝诫(十件应该深思的事)的奏疏”,所以“谏”的意思是“劝谏”;“十思”的意思是“十条劝诫(十件应该深思的事)”;“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小题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
【解析】“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句话体现的是树木的高大与根基、河流与源泉、国安与德义的联系,故选项D正确。这句话体现不了部分的变化对整体的影响,也体现不了解放思想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故排除选项ABC。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