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批准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于2006年12月通过建设验收,并在2006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5名。 [1] ...
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实验室是以原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基础,结合浙江大学相关学科开展建设。2003年11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实验室建设计划的专家论证,12月被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现任主任钱前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洋院士...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大学,以原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基础,融合浙江大学相关学科进行建设。于2003年11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论证,并于同年12月被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室现任主任为钱前研究员,学术委员会由李家洋院士担任主任。该实验室的研究领...
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的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3年。通过多年的运行,实验室运用综合技术手段,聚焦于水稻生物学的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多性状综合分析重要种质、多学科协作创造重要材料、多途径并举攻克重要难题的特色。实验室在遗传育种、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大学,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等荣誉。实验室的浙江大学相关学科在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和生物物理学领域具有国家乃至国际认可的重点学科地位。该实验室不仅在...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的代表,积极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政策,与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在内的多个科研单位和高校开展了广泛合作。这些合作不仅包括共同承担科研项目,也包括联合培养研究生,以此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实验室的国际合作同样广泛,与日本的...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是一个汇集了众多科研精英的学术组织。委员会由15位成员组成,涵盖了发育生物学、遗传育种、昆虫学、分子生物学、数量遗传、生物学、生物技术、植物生理学、分子遗传、植物病理学、基因组学、植物病毒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委员会的成员...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大学)以水稻资源学研究和分子育种为核心,致力于提供先进的资源平台、技术平台和理论平台,推动稻作科技发展。实验室研究方向聚焦在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的遗传学、水稻发育生物学、水稻环境生物学和分子育种。具体内容涵盖:1)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的遗传学基础,...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浙江大学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共建,2003年11月通过建设计划论证。实验室以水稻资源学研究和分子育种为重点,以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的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和分子育种为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水稻环境生物学方向由浙江大学为主建设。实验室现有...
2003年该实验室被批准建设为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以单一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是浙江省生命科学领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成对加强我们国家水稻生物学基础研究,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05年初,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共建的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